shouye
云嘉屏

怎么从身体动作 解读别人的情绪

中正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藤原健与日本东北大学共同研究。(国立中正大学提供)

【大纪元2025年03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台日研究:亚洲人“愤怒、恐惧”最容易辨识肢体语言在表达情感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被喜剧表演中被逗得捧腹大笑,还是与老朋友重逢时的拥抱,即使同样是开心的情绪,肢体表达的方式却大不相同。然而,对科学家而言,要精确对应各种情绪与肢体动作并不容易,尤其当跨文化因素纳入考量时,研究的挑战性更是大幅提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正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藤原健跨国与日本东北大学电气通讯研究所合作,致力于建立全新的亚洲身体动作与情感资料库,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目前多数关于肢体动作与情绪的资料库,主要来自欧美,且大多局限于单一、重复性的基本动作(如快乐地行走、悲伤地行走、愤怒地行走),与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境相去甚远。此外,文化与地域对肢体表达的影响往往被忽略,使得研究结果未必适用于亚洲群体。

中正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藤原健与日本东北大学共同研究。(国立中正大学提供)

此次台日跨国合作计划,研究团队希望以亚洲参与者为核心,并突破过去仅使用单一、重复动作的限制,改以更自然的方式呈现情绪。为此,在先行试验中,研究团队邀请六位日本专业表演者,请他们回忆自身的情绪经验,例如让他们感到快乐、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厌恶或轻蔑的情境,并透过全身动作将这些情绪于3至5秒内表演出来。这些表演透过实验室内的高速动作捕捉系统记录,将演员的3D动作讯息转换为短片,接着再进一步简化为光点动画,呈现出纯粹的身体动态资讯。

研究团队邀请另一组实验参与者观察这些光点动画,并尝试根据肢体动作判断情绪。结果显示,即使没有面部表情的辅助,参与者仍能透过这些光点动态组成功辨识情绪,且准确度与过去使用简单动作资料库的研究相当。其中,“愤怒”与“恐惧”是最容易辨识的情绪,而“轻蔑”与“厌恶”则是最难区分的情绪类别。

中正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藤原健表示:“这是这项跨国合作研究的关键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希望让台湾的专业表演者也参与这个计划,进一步建立亚洲首个多元化身体动作资料库,让非语言情感交流的研究不再以西方为主。”

这项资料库的建立,不仅能提供非语言交流的文化差异新见解,未来更可应用于新媒体交流技术,如游戏、电影、动画及虚拟实境(VR),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互动。研究团队期望,这项研究能为未来的跨文化沟通与人机互动技术开创全新可能性。

更多实验范例可以参考影片连结: 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愤怒的人吗?结: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943jkeEe8q_9skdAt7ScWJ5SvcMwCHB/view?pli=1

本研究发表在2025年1月份的美国实验心理学会的旗舰权威期刊 Behavioral Research Methods:

Cheng, M., Tseng, C. H., Fujiwara, K., Higashiyama, S., Weng, A., & Kitamura, Y. (2025). Toward an Asian-based bodily movement database for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57(1), 1-16.

文章可免费于网路上阅读: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3758/s13428-024-02558-2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