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改善肌少症状的最佳方法,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强度、有计划的肌群训练,更重要的是运动前的热身。如果热身不够,有可能变成肌肉发炎。六招肌少症前导运动,帮你活络关节、启动肌力,还是一种小重训。
肌少症病人不仅肌肉量少,肌力不足,连带都有骨质疏松的问题。人体骨骼中有三种主要细胞参与骨骼的新陈代谢: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其中成骨细胞是当骨头感受到压力和危机的时候,将食物中的钙等营养物抓到骨头中。而不运动的人,没有压力的刺激,连带成骨细胞的运作就少。
肌肉成长必须有刺激、修复、适应三阶段,所以越早开始进行肌力训练,越能留住肌肉,减少骨质疏松的问题。但在运动前需要先知道三件事:训练哪些肌肉?训练的强度应该要多大?要做怎样的运动?
运动前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1、训练哪些肌肉?
肌肉训练主要针对大块肌肉,如臀肌、股四头肌、胸肌、背肌,为什么要先训练这些肌肉呢?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强健的臀肌、股四头肌能帮助行走、上下楼梯、从椅子上起来。
胸肌的训练是因为现代人久坐的生活习惯造成圆肩、驼背、乌龟颈等不正确的缩胸体态,长久会有各种脊椎病变。
背肌训练能帮助肌肉维持前后平衡及正确的站坐姿,特别在中国古典舞中特别强调后背力量,即肚脐正后方,再往下延伸到尾椎的这部分力量,这是连结人体上半身及下半身的重要区块。后背的训练主要还是跟核心肌力的锻炼比较有关,好的核心肌力是站、坐、卧、翻身、起床都需要的基本能力。
2、训练的强度应该要多大?
有一个肌少症的朋友告诉我,医生叫他做重训增加肌肉力量,他去健身室做运动后,复诊时发现全身肌肉都发炎了。也有研究指出,老年人预防肌少症,应该要采用低强度的阻力训练。训练强度过高会让动脉僵硬,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建议采取低负荷的阻力训练。
3、要做怎样的运动?
在做肌力训练前最好先热身,提升肌肉的柔软度及身体的平衡感,因为好的柔软度可以将关节幅度打开,灵活的关节及柔韧的肌肉比较不容易受伤。对年长者或久未运动的人来说,这种热身,也可以是一种小重训。
肌少症前导运动
●提沉脊椎律动
久坐久站都容易让脊椎变得僵硬,运动前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技巧“提沉”,打开不灵活的脊椎关节,过程中请专注呼吸和脊椎一节节放松、提起的感受。
Step1:坐姿,腰椎挺起、缩小腹,头顶像有一根线把头往上拉,下巴缩起、不端肩。
Step2:吐气时,像有人打你一拳在肚子上,先从丹田肚子的地方吐气放松,逐渐到大腰、胸腰,颈部,头是在所有的部位都放松后自然下垂。
Step3:吸气时,也是从丹田的地方开始将气吸入,逐渐到大腰、胸腰,颈部,头是在所有的部位都提起后,最后抬起来。
●旁腰转脊
这个姿势可以伸展侧身及脊椎拧转的训练,伸展过程中背要打直,不驼背。
Step1:坐姿,双手张开呈180度。
Step2:一手上抬至头顶后,用侧腰的力量拉过头顶做旁腰伸展。
Step3:到旁腰极限后,往斜前方的膝盖靠,感受脊椎的拧转,每个动作至少留停10秒,之后换边。
●拧腰转脊
这个姿势是脊椎拧转训练,伸展过程中背要打直,不驼背。
Step1:坐姿,两腿伸直后,一腿屈膝跨过另一腿。
Step2:身体往屈曲腿的方向拧转,每个动作至少留停10秒,之后换边。
●撑地
这是锻炼背肌、腹肌的运动,也可以当作胸肌训练的小重训。
Step1:趴姿,两手在胸部两侧,距离身体约一个拇指的长度。
Step2:双手将上身推起至肚脐离地,撑住,过程中不耸肩,感觉背肌用力撑住。
Step3:进阶可将双手放掉,完全用背肌的力量维持手脚离地,越高越好。
●弓步转拉髂腰肌
弓部为低强度的臀腿训练,转拉髂腰肌时可以帮着平常久坐的骨盆前侧肌肉做伸展。
Step1:站姿,脚呈T字步,前脚往前迈出下压,重心在正中间时,可以伸拉到后腿内侧筋。
Step2:重心往前腿移,就是锻炼前腿的股四头肌。
Step3:重心再往下成低弓步后,将双手往前抬起过头做伸展,就能伸展到髂腰肌,每个伸展动作至少留停10秒,之后换边。
●髋铰链
髋铰链是启动臀肌很好的运动,同时也能训练一些平衡感,对久坐族最适合。
Step1:站姿,一脚前一脚后,前面腿占70%的重心,后腿以轻点地支撑为主。
Step2:臀部往后推,感觉臀部有张力的感觉,同时搭配手的摆动。@◇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观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