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赖友容台湾台南报导)位于台南临海又属于盐分地带文学发源地之一的将军区公所,藉由社造计划申请,连续3年推出3本地方“志”,包括《2022将军地方风格志》、《2023美好将军-好的生活志》及《2024餐见将军-好食生活志》,把将军区的地方风情、在地产业及饮食文化,透过访谈、文字与照片介绍给大家。除了印刷出版,地方志、社造影片与折页等,5年成果在将军公所网页看得见。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台湾社区营造已历经31年,深耕以来,台南各区公所已成为在地第一线的社造行政地创中心。将军区公所是其中一个细腻雅致的范例,带着社区与学校一起做社造,让家乡人文地产景之美好风貌得以保存传承。


将军区公所为了重振昔日的荣光,从2015年起携手社区、学校一起投入社造,从在地资源田调、拜访文史工作者、老照片搜集及盘点地方产业,甚至办理跨区观摩互访交流;一边吸取他乡经验,一边思考如何行销、推广在地的秘境美景。
将军区公所指出,2020年的社造计划,他们已率先推出《这一站.将军-我的爱》微电影行销将军区,场景遍及香雨书院、沤汪文衡殿、马沙沟王家古厝、雪利冰店、将军渔港、冠和传统手工棉被等地。
后来受到《看见台湾》纪录片、全台疯国旅的影响,2022年将军公所运用社造计划补助,推出《kiânn将军地方风格志》,用空拍的青鲲鯓扇形盐田、夕阳下的马沙沟小渔村、木棉花季的骑铁马赏花游,以一张张美图搭配详尽的文字介绍,带动将军区的旅游。
有了先前的经验,将军区公所更将出版的内容聚焦在食、衣、住、行及育乐主题上,并于2023年推出《美好将军 好的生活志》,介绍苓仔寮—这个台湾在民国40、50年代(1951~1961)的棉花重要产地、更是全台的“棉被窟”;在全台唯一的棉被窟故事馆里,告诉你口耳相传的棉被歌谣、历史与制作过程。
另外在这纺织业兴盛的苓仔寮聚落,冬至送火王又如何成为家家户户重要祭典;此外,也透过文化局的媒合,与台南锦源兴花布合作,将木棉花印制成花布,做成抱枕或枕头等文创小物,和青年朋友对接。
2024年适逢“台南400”,再以胡萝卜、芦笋、洋香瓜、乌鱼子、虱目鱼及火烧虾等物产名闻遐迩的将军区,社造行动则顺势推出《餐见将军 好食生活志》,不仅介绍乌鱼子好吃的秘诀、料理方式,更把渔民的饮食文化、农民的日常,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留下纪录,以有趣的生活故事,增进游客观光的体验感、丰富地方产业的雅致风情。◇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