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中国经济

中国消费贷利率破新低 内卷背后的深层问题

示意图。图为2003年7月7日,人们走过中国银行在上海的一家分行。(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5年03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中国内需不振,个人消费贷持续内卷,产品利率再刷新低。今年开年以来,主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利率已先后跌破“2.6”和“2.5”两个关口。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消费,但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仍未恢复。

近期中国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3月上旬,苏州银行推出新客年化利率低至2.58%的消费贷产品,一度刷新行业新低。

财联社3月19日报导,北京银行“消费京e贷”近期向部分客户发放年利率2.5%的固定利率券。有客户晒出截图显示,其“消费京e贷”原本授信审批年化利率为5.7%,也收到了2.5%的利率优惠券。

报导称,3月18日获悉,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部分银行消费贷叠加限时优惠券后利率已降至年化2.5%,最低可至2.49%。

这意味着不到半个月,消费贷市场利率已再探新低。

报导说,与北京银行官方沟通获悉,该行近期会给符合资质的客户发放一定数量利率优惠券,最低可至年化2.5%,由该行系统根据申请人的个人信用和经济情况综合评估后发出。

此外,有宁波银行业务人员表示,该行的“宁来花·直接贷”,在叠加其本人给到的优惠券情况下,利率可以降至年化2.49%。其称之为“目前利率市面最低”。

此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近期也针对旗下消费贷产品持续推出限时优惠券,前后半月不到,利率优惠相差近10个基点。

3月初,招商银行“闪电贷”推出限时券后2.58%年化利率(单利)活动,较上月下调了10个基点。同时,苏州银行也推出新客年化利率低至2.58%的消费贷产品,较此前利率进一步下行。

大陆银行消费贷利率再探新低,有分析认为,这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内需不振的问题。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消费,但内需尚未恢复到强劲水平,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仍未恢复。

根据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第4季度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在2024年9月降息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预计将下调0.2-0.25个百分点,带动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等继续下降。此外,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调,这有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进而为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创造良好条件。

然而,尽管贷款利率下降,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未能出现明显反弹,银行净息差仍面临较大下降压力。这表明,虽然金融机构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试图刺激内需,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内需尚未恢复到强劲水平。

此外,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显示,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认为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是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首要重点。这反映出银行业正积极寻求通过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银行不断降低消费贷利率并推出限时优惠,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可能反映出市场上的借贷需求疲软,消费者信心较弱,即便降低贷款成本,银行仍需要额外促销手段来吸引客户。

部分专家认为,居民消费意愿偏低,或与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有关;同时,政策层面可能希望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促进消费、刺激内需。

据中国知名的财经媒体和数据提供平台东方财富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增长为-1.57%,意味着相较于去年同期,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减弱;消费者满意指数同比增长为-4.60%,表明消费者对当前市场环境、商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在下降。

财联社报导,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银行竞争个人消费贷市场可带动多方面效应。一方面,消费贷利率降低有助于减轻消费者的利息支出,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同时,也有望扩宽银行自身的收入来源。◇

责任编辑:李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