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45岁的曾先生是一名科技业从业人员,平时注重健康饮食并规律运动,且无慢性病史。然而,他在18岁时确诊鼻咽癌,接受完整的放射线治疗后恢复健康,并持续追踪,无复发迹象。然而,最近一个月内,他两次出现右眼短暂黑朦的情况。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患者被转诊至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
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江宏基诊断,颈动脉超音波检查显示曾先生的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已达70%,而在一年前,他的狭窄程度尚不足50%,显示病变进展迅速。进一步的电脑断层血管摄影(CTA)确认狭窄的严重程度、范围及位置后,医师立即安排颈动脉支架置放手术。手术后,曾先生的黑朦症状未再发生。
江宏基表示,颈动脉狭窄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症状可能包括同侧眼睛短暂黑朦、对侧肢体无力、短暂性语言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脑中风。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老化及放射线治疗史。颈动脉超音波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且方便的检查方法,可有效监测狭窄的进展情况。若狭窄程度超过50%且伴随症状,建议进一步进行CTA或磁振血管摄影(MRA)检查,以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性治疗。
江宏基指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放射线治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通常范围较长,病变可能分布于较高或较低的颈动脉区域,使得传统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较难执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颈动脉支架置放手术(CAS)已成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放射线治疗后的颈动脉狭窄患者。
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郑爵仪说,头颈癌治疗除了手术外,患者通常还需接受化学治疗与放射线治疗。虽然放射线治疗能提升患者存活率,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颈动脉狭窄。研究显示,放疗后两年内,约有12%的患者会出现5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且某些患者的病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
为提升癌友的长期健康照护,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癌症中心护理长郭昭岑强调,对于接受放射线治疗已超过18个月的病友,医疗团队会主动协助安排至神经内科,定期进行颈动脉超音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并进行适当治疗。她也提醒,曾接受放射线治疗的病友若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如黑朦、单侧肢体无力、短暂性语言障碍、晕眩或短暂性昏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降低脑中风风险。
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院癌症中心提醒,颈动脉狭窄的进展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检查至关重要。透过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确保病友的健康与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杜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