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联合国爱滋规划署(UNAIDS)订定2030年95-95-95目标,自2017年后,台湾新感染者的数量大幅下降,治疗建议的起始时间越来越早,不仅保护个案,也保护血清阴性的伴侣,在过去20年来,爱滋病毒(HIV)感染者的余命已有大幅进步,接近一般族群。

然而,现实中对爱滋感染者的歧视与污名依然存在,例如感染者求职被要求检验爱滋病毒、工作时公司以感染爱滋病毒无法胜任工作的理由解雇、就医时以感染爱滋病毒为由,更改病患挂号顺序或拒绝其就医、媒体报导爱滋感染者姓名资料……等,影响患者的就医权利、求职机会及人际关系,甚至造成心理压力。

台北荣民总医院桃园分院感染管制室护理师张倢语指出,爱滋感染者与一般人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要终生服药。只要病毒量受到良好控制,免疫力不会遭到破坏,一样可以活至终老。
此外,及早筛检、若感染尽早服药,有效抑制病毒量至无法测得的程度,传染给别人的风险也很低。而且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餐具、共用马桶、蚊子叮咬、一起游泳、咳嗽、 打喷嚏、 握手、拥抱、 轻吻等,并不会传染爱滋病毒!

爱滋病毒主要透过不安全性行为、血液交换感染及母子垂直感染等途径传播。预防方法如下:1. 采取安全性行为,包括正确、全程使用保险套,及使用水性润滑液(婴儿油、凡士林等油脂类可能使橡胶变质,应避免使用)。2. 勿与他人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具(例如:注射针头、针筒、稀释液、剃刀、刮胡刀、牙刷等)。3. 定期检验并配合预防性投药(PrEP)。

对于爱滋的污名与歧视的恐惧,使感染者因为担心别人怀疑自己的感染状态,而不敢寻求爱滋防治相关资讯、服务或采取预防措施,因而降低爱滋防治的成效,并降低感染者接受治疗的能力及意愿。
随着各类新型药物的问世,爱滋病毒感染已不是20世纪的黑死病,感染者平均余命几乎与非感染者无异,俨然成为一种慢性疾病,类似高血压及糖尿病,而且稳定服药控制的人也不易传染给其他人。
台北荣总桃园分院感染管制室呼吁民众应正确认知、接纳关怀、消除歧视,唯有社会大众的尊重、接纳与关怀,才能使有感染风险者愿意接受爱滋筛检,也才能使已感染者不再刻意隐瞒自身病情,愿意接受治疗,并避免爱滋传播。◇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