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菲律宾绿电藉船运输台 经部:每度成本高达5.5元

经济部长郭智辉去年抛出在菲律宾盖绿能电厂,再将电送回台的构想。(宋碧龙/大纪元)
人气: 27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3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台湾台北报导)经济部长郭智辉去年曾抛出菲律宾种绿电并以海缆输台的构想,近日公布的评估报告指出,国际上尚未有符合吕宋海峡水深条件的海缆实绩,短期虽可透过电池船送电,但每度运输成本高达5.5元。经济部16日表示,境外绿电输送回台目标价格为每度新台币4元,具备可行性,但输台成本低于4元才会买。

郭智辉去年10月提出赴菲律宾吕宋岛盖再生能源电厂,并将绿电输送回台构想,他允诺立法院半年内提出可行性报告。

据最新出炉的报告指出,考量菲律宾日照条件佳,光电发电成本具备足够价格竞争力,且台湾光电产业相对成熟,规划以太阳光电为主要开发电源,优先供应菲国当地企业、台商工厂用电需求,剩余电力则可由电池船或海底电缆送回台湾。

报告指出,全球跨国HVDC(高压直流)海缆工程以欧洲完成实绩最多,最深的是2010年意大利本岛至萨丁尼亚岛的海底电缆,长度约420公里,水下最深达1,650公尺,工程造价7.3亿欧元(约新台币262亿元);意大利另有新的海缆工程兴建中,长950公里、布缆最大深度2,150公尺,总投资费用上看38亿欧元。

至于台菲之间的吕宋海峡,最深达3千公尺且宽度(水平距离)逾30公里,报告提出,从工程角度来看,台湾确实尚无HVDC输电系统布建经验,唯一仅有台澎海缆实绩,但在输送电力容量、工程规模等,均与台菲跨国海底电缆工程无法比拟,且台菲海域地形相对于欧洲海域复杂,这可能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另外,考量海底电缆建设时间长,报告提到,电池船可以作为海底电缆完成前的短期方案,但船运输电力服务成本约每度达5.5元,且商业模式尚在开发中,航程过长成本也须另外评估。

能源署表示,经相关研析并与国外厂商交流,海缆输送电力存在技术可行性,后续将展开海洋地形调查,包括水深、海床地形及洋流等影响因素,以决定海缆路径与上岸点,再进入设计规划。

据报告内容,国际业者预计2028年完成开发耐水深3千公尺的海缆产品;海缆铺设施工部分,预定2027年兴建完成两艘布缆能力可达水深3千公尺的布缆船。◇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