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共“硬汉将军”张荫梧

文/仰岳
1946年夏,美国杜鲁门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国共内战期间,于庐山牯岭别墅与蒋夫人对弈情景。(钟元翻摄/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1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在中国的教科书里,中共不断地宣称自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近年来许多国民政府军队英勇抗战的史料陆续公开后,中共逐渐地改称由于军力不足,抗战中国军打的是正面战场,共军打的是敌后战场;然而却有更多的史料显示中共不只是没有真打敌后战场,还不断地袭击国军,更进一步与日军勾结出卖中国。许多遭中共杀害的国军抗日名将更被污名丑化,其中负责敌后战场的民军司令张荫梧将军就被中共官方污名化,实际上他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在他的故友,名作家王蓝的笔下,他是一位被称为“硬汉将军”的了不起的人物……

硬汉将军

张荫梧将军出生在河北博野县阳家村张家营,此地是明末大儒颜元(公元1635年—1704年)的故乡,颜元与门生自创颜李学派,主张“经世致用”,一生讲学著述不倦,因此数百年来此地民风纯朴,文化素养深厚。

颜元像。(公有领域)

张荫梧幼年时不仅书读得好,身体也特别健壮,热爱学习形意、八卦等武术内家心法。他一度想成为在外闯荡的游侠,但是他的双亲希望他将精力用在保家卫国。张荫梧接受了父母的建议,先后考入东北陆军小学及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

军校毕业后,他历任学兵团连长、营长、团长,以作战勇猛闻名,深受好评。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他先后担任第7军副军长及右翼军前敌指挥,曾以口袋战术大败张作霖的部队,攻克保定和北平,曾一度出任北平市长。

北伐胜利后,不久发生中原大战,张荫梧受到牵连暂时下野。1930年,他回到故乡成立四存中学自任校长,并延揽了许多教育家到校任教,进一步推行明末大儒颜元“存性”、“存治”、“存学”、“存人”四存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有别于宋朝儒家的理学,颜元的四存强调的分别是:要修养道德心性避免污染、学习上古的王道精神、学习先圣先贤经典以及为人处世之道,重视实践避免流于空谈,简而言之就是希望培养学生成为文武兼备的有用之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荫梧以“四存中学”的教师及学生为骨干,建立河北民军部队,他被任命为总指挥(军阶为中将)。短短几年间,这支民军部队在他的经营下,发展成了十个团的庞大军队。他凡事身体力行,作战身先士卒,这支民军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豫北、豫东等各地都创下了辉煌的战绩,在路家庄一役的战斗中以埋伏战术击杀了日军总指挥福荣中佐。

共军破坏抗战 袭击民军

鉴于民军部队的威胁,日军于1939年5月集结重兵猛攻民军所在的太鼓庄及高鼓庄一带,战事持续数日,由于双方战力差异悬殊,民军决定突围,最后全军成功撤离,转战到北马庄。

1939年6月,中共集结了贺龙的120师、刘伯承的129师及吕正操冀中军区的四万大军配合日军作战,向民军发起猛攻,双方血战两昼夜,死伤惨重,于是民军又被迫撤退,一路上遭遇日军及共军的双重打击,民军几乎死伤殆尽。张荫梧将军负伤逃出,但共军针对他发起舆论攻势,污蔑他是顽固分子、摩擦专家。而河北作战区的总司令程潜上将亲中共,将张荫梧将军予以革职。

张荫梧担任北平市市长时照片。(公有领域)

这个决定一时让舆论哗然,河北民军意图反抗命令,但张荫梧苦口婆心地劝大家服从中央命令。于是他接受命令下野,专心担任四存中学的校长,继续教育学生。这段时期,他努力地收留战争中失学的青少年,让他们学习及从事生产工作。这时的四存中学不单是学校,还设有工厂、农场、医院、合作社等,让学生在读书外,还能学习战斗以及接受生活的教育,他希望学生们不只能读书,还要能打仗,造房、修路及耕作。而张荫梧律己甚严,他总穿着简单的军服,黑布鞋,吃着粗劣的饮食,住着简陋的房屋,除了讲学外,还跟大家一同参与军训及生产工作,在学生眼中,他不只是个校长,更像是一个士兵、苦行僧。

共军与日军勾结卖国

抗战后期,张荫梧将军出任冀察战区的总参议。为支持抗战,张荫梧组织党政干部训练班,从事敌后工作。这单位一直受到中共的破坏,中共派出大量的“敌后工作者”,但却是与国军为敌。中共成立了“石绵株式会社”这个与日军特务秘密联系的卖国组织,还不断研拟策略打击抗日团体,有大量的爱国青年因遭到中共的出卖而被日军逮捕杀害。但张荫梧不顾自身安危多次与部属进入日军占领区搜集情报,过程中多次中枪负伤,在一次行动中,张荫梧于河南博爱县遭逮捕,但趁敌不备幸运地成功逃走。

抗战胜利前夕,张荫梧将军在甘肃省主席谷正伦的邀请下,将四存中学搬迁至徽县,并进一步成立师范学院,在当地招收青年学子,学校声势逐渐壮大。见状,中共再次发动职业学生与共军干部对徽县进行渗透破坏,而此时有不少青年被中共蛊惑,随中共作乱,攻打徽县县府及警局,将县长妻子捆绑游街。张荫梧将军闻讯,组织学生出发弭平当地事端,他亲自对几位为首作乱分子严加训斥,使他们当场认错请罪,成功平息这场事件。

抗战胜利后,张荫梧将军出任平汉路北段的护路司令,原本国民政府预计拨五个军交由他指挥,但由于马歇尔的调停再加上共谍特务刘斐、郭汝瑰的作梗,张荫梧未能得到任何兵力支援,只能辞职复任四存中学校长及国大代表,将学校搬迁回北平,并兼任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上将的参议官。

力挽狂澜 遭中共迫害致死

随着国共战争的失利,国民政府于平津一带的情况岌岌可危,总司令傅作义在作战和投降之间犹豫不定。这时许多人决定逃离此地,他们劝张荫梧将军也南下避难,但张荫梧决定抵抗到底。他组织了华北民众自救会,号召十万民众发起签名运动,呼吁美国对华北剿匪军给予军援,并筹划敌后游击部队,联络地方武力以对抗共军。

张荫梧不断拜访傅作义,请求他为反共战争效命。如果傅作义采取他的建议,全力支援他征兵,极可能改变整个华北战局。然而傅作义将军却想投共,只愿在道义上给予张荫梧一千套军服,并未提供任何行动。最后张荫梧靠自己的努力募得七部电台与三千支机枪和步枪,准备武装抵抗共军。

1949年1月底,傅作义投降中共,一周后共军正式进入北平,但张荫梧仍不放弃,仍私下招募民军。2月12日晚上,张荫梧与七个游击部队司令秘密开会,商讨如何建立根据地的战略,但却遭到傅作义的出卖,让共军包围了他们,当晚张荫梧将军与干部们遭抓捕,隔天《人民日报》刊登了大标题《国民党大特务头子张荫梧落网》,而报纸刊出的“反动文件”仅是张荫梧写给傅作义的一封劝善信。

张荫梧将军被捕后,中共决定要在当地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批斗大会,想将他的名声搞臭后再加以杀害,但是他的声望极高,没有任何一位民众愿意出来批斗他。中共只得改变战术,派遣十几个高干疲劳轰炸,试图劝他投降,甚至中共元老叶剑英和薄一波也来劝降,但张荫梧丝毫不为所动。

因软硬兼施都无效,中共只得将张荫梧软禁,逼迫他整日阅读共党的书籍、教条,然而他却在这些书上逐章逐段都予以严厉的批判,最后还写了一本四万多字的《驳斥共匪邪说》的书。

写完后张荫梧决定绝食殉国,这期间他滴水不进,中共将他捆绑在柱子上强行灌食,但他抵死不从,经过数个月的折磨后张荫梧生病倒下,性命垂危。周恩来闻讯与医生前来探视,他让医师给张荫梧注射葡萄糖及强心剂(实际上可能是注射慢性毒药),让家属把他带回家调养。

张荫梧回家不久后便死去,时为1949年5月27日,他死后浑身都是青紫色,因此家人怀疑是共党的医生给他注射了慢性毒药,但中共控制舆论,对外宣称他是死于胃癌。

在他临终前,几位老友及旧部楚溪春将军前来探望,他最后的遗言仅说:“我求仁得仁,也算对得起国家了,我死而无憾,唯不瞑目的是民众自救会半途而废,还有我在狱中写的四万多字《驳斥共匪邪说》是我(用)最冷静、最科学的头脑完成的,是(我)最满意的杰作,然而被共匪收去,怕不能永远流传了。”

他最后对干部说的仅是希望同志们南下到游击区,伺机反共复国,无一谈及个人的私事。他官拜上将,身后却没留下多少积蓄,连一栋私产房舍都没有,他就是这样一位铁铮铮的硬汉将军。

参考书目:
◎《名人逸事》罗薇 主编 光明出版社 1973年 出版
◎《中国近代史》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编印 黎明2000年3月 再版
◎《中共祸国史实年表》,中国大陆研究出版社 1965年编印@*#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习近平不断强调要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上百架军机同时扰台的今天,台湾对全球局势的重要性这个问题,讲述得最透彻的,可能还是70年前麦克阿瑟将军对美国国会说的那句有名的证词:“失去台湾,就失去太平洋”。
  • 1947年,美国空军飞行员查理斯·埃尔伍德·耶格尔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在水准飞行中打破音障的人。其胜利激发出了一本书和一部电影,而这位获奖无数飞行员的职业生涯则腾飞了70年。
  • (左:Tyler Kaufman/Getty Images,右:JOHN MACDOUGALL/Getty Images,大纪元合成)
    二战英雄德斯蒙德·道斯是个拒绝打仗、连武器也不肯带的士兵。道斯在1942年4月应征入伍,但他拒绝拿武器,因而被看作一个“良心拒服兵役者”。尽管如此,他却因冲绳战役的钢锯岭一战获得美国最高军事勋章,在那里,他救下了75人的生命。
  • 4日在台湾汉光演习中不幸罹难的空军少校飞官吴彦霆,现在他的亲友们正为安置英雄遗体而选择塔位。日前,飞官妻子与亲友一同赴新店碧潭空军烈士公墓,行至忠灵塔时吴妻掷铜板询问丈夫“老公你想住在这边吗?”并泪崩表示:“我会永远跟你在一起!”
  • 曾任美国特种作战司令的海军上将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 H. McRaven)4月份刚出版新作──《整理床铺:小事成就大事,甚至整个世界》。线上书店亚马逊将它评为道德类最佳著作之一。他传达了一个简单到令人吃惊的成功理念:成功从早起折棉被开始。来看看他是如何激励人们成功的。
  • 1941年11月17日,布鲁克接替迪尔担任帝国参谋总长,佩吉特接替布鲁克担任国内武装力量总司令,蒙哥马利接替佩吉特担任东南军区司令。
  • 澳纽军团日(ANZAC Day)是澳洲最重要的军人纪念活动,在众多游行的队伍中,一位佩戴战争勋章的穿着西装的华人走在有二战著名Catalina飞机横幅的方阵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叫Thomas Cheong,曾参加过二战时的空军,今年已经92岁,依旧精神矍铄,走完游行全程。
  • 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一直到40年代初,苏联一直担心会同日本之间发生战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想办法把战祸转嫁给别的国家。在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临时中央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及日本国内左翼势力对日本政策的影响,日本暂时将进攻的目标从苏联转移到中国。这一改变,将中华民族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 急如星火卢沟桥事变后,由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的红色代理人张治中引发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把中国推入无边的战祸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