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春分”养生开运的宜忌 你要知道的九要点

作者:容乃加
春分节气盈满新生的契机,把握这时机中开运、养生的宜忌,迎接旺盛人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890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循环周期的起点。春寒料峭到春分已转变为春暖花开,一片五彩缤纷的盛景,迎来一年中难得好时节——春分,也迎来养生、开运的契机。本文要与你分享:“春分”的要义是什么?在春分如何养生,如何开运?做法上有哪些宜忌呢?一起来探索!

一、“春分”有什么要义呢?

春分之“分”表示春天在这一天平分,春分即是春天的中点。春分还有一层意义,此时即“昼夜均、寒暑平”的时点。春分的日期每年可能有点变动,但是不出3月20日至22日之间。春分的阳光直射赤道,此时地球上南北半球所受阳光相等,而有“昼夜均、寒暑平”的现象,也就是说春分时,昼夜平均、寒暑也平分。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记载了春分的这一特点:“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从春分之后,阳气越来越盛,阴气越来越弱,此时春和日暖,最是一年好时光。

二、在二十四节气中,古人最珍重春分是什么道理?

因为春分得“中和”之气,而天下万物的“生成”都要靠中和之气来助功。老子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通玄真经‧上仁篇》)因为在春分时,昼夜平均、寒暑平分,天地阴阳之气达到最调和的状态,此即“中和”之气,促动生长化育。因为万物有了春分之生发,才能得秋分的收成,所以春分最受古人重视。

台湾云林3.8公里长的环型樱花美人谷盛况。3月上旬呈现最完整、最壮观的樱花景色。(云林县政府提供)

三、春分开运要怎样做为宜?

春分得中和之气,万物在此际蒸蒸日上,春分也正是得到正能量加持让人开运的好时机。春分开运你可以这样做:

1. 发扬慈悲精神,不杀生,爱护生命,融通中和之气。

2. 实行斋戒。谨慎诚敬的心态有助于保持慈悲的情怀。

3. 导引阳气。具体作法:多在草地、林下和野外等处赤足步行,放松身心与天地之气契合共通,有助于身心吸收天地中和之气,提升体内少阳之气的运行。(以上参考:后汉 崔寔《四民月令》)

四、春分开运要注意哪些禁忌?

1. 不宜悼祭死者,不宜探病:因为春分少阳之气未壮,所以这一天不要伤害中和之气。

2. 禁忌生冷招寒气:春天的穿着要能应对一天中的寒暖之变,生冷的饮食也容易伤害少阳之气,在春分要避免。(以上参考:后汉崔寔《四民月令》)

五、春分养生要怎样做为宜?

古老的养生宝典《黄帝内经》提醒人养生上上之道在于“消未起之患”。晋代葛洪《抱朴子》也说:“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所以要重视平日的养生。那么春分养生要怎么做呢?《黄帝内经》提醒人这样做:吃鲜蔬,别熬夜、晨起运动、不动怒。

1. 夜睡早起:《黄帝内经》提倡“夜卧早起”。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就是9点到11点,在此时辰之中入睡为宜。

2. 吃春蔬:春分养生,养肝健脾润肺三管齐下。肝属木,五行属木的绿色春蔬可以助长阳气、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而辛甘味食物如麦、枣、花生、葱、香菜等有发散效果,能顺应季节扶助阳气升发。另外,健脾润肺的食物也适合春分食补,例如:四神汤,有去湿健脾的功效;红枣银耳枸杞汤加蜂蜜调味,去湿防风润肺又护目,山药薏仁芡实粥补脾益气(山药200克、薏仁20克、芡实20克、米200克熬煮成粥即可)。相反地,春分要避多酸伤肝、生冷黏滑的食物伤害脾胃。

春天多吃深绿色蔬菜可以将血管通道打开,增加血流量和健康活力,还可以降低眼压。(健康1+1/大纪元)

3. 晨间和缓运动:晨间从事温和运动,有助于促进体内少阳之气流动生发,减少春困和肝气郁结。例如晨间打坐、瑜伽、散步、体操等等。日间到户外踏青、赏花,亲近大自然,吸收春天蒸蒸日上的阳气,也有助于调节情绪,生发好心情。

4. 不杀不夺不动怒:《黄帝内经》说春天时,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这种慈悲的精神状态,可以减少焦虑与压力,对护肝有积极作用。

早晨太阳下运动或运动完洗热水澡,疏通淋巴效果更好。(Shutterstock)
晨间打坐、做瑜伽、散步、轻缓的运动都能促进身心活力。(Shutterstock)

六、春分养生要注意哪些禁忌?

春分时节阴阳平衡是养肝护脾的好时机,但如果生活习惯不当,反而可能影响健康。以下是春分养生的三大禁忌,帮助你避开伤肝的误区:

1. 忌熬夜过劳,避免伤肝:根据五行学说,春天对应肝脏,此时若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解毒功能,甚至导致“爆肝”。长时间紧张、过度思考也会影响睡眠品质,使肝火更旺,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2. 忌发怒:春季肝气旺盛,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影响肝气运行,愤怒、烦躁会伤害肝脏。深呼吸、听音乐冥想、户外踏青,这些事都能帮助放松心情、疏肝解郁。

3. 忌油腻、燥热与寒凉食物:烧烤、油炸、高热量食物会加重肝火,影响消化功能,导致上火、口干舌燥等不适。生冷寒凉食物,如生蔬菜、冰品、生冷饮料,则会影响脾胃运化,容易造成肠胃不适或消化不良。

七、春分养肝舒肝,有什么适合的养生茶饮?

针对春分节气的五行特性,推荐二款茶饮:

☕玫瑰花茶:舒肝解郁。
作法:将干玫瑰5朵、山楂5颗、香附12粒,加入3杯沸水焖煮10分钟即可。餐后饮用,疏肝解郁、消胀气。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
作法:一大匙枸杞、3朵干杭菊,洗净后,放进杯子中,注入热水几分钟即可饮。

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苏玉芬/大纪元)

八、春分防止旧疾复发,有什么适合保健的穴位按摩?

春分气温变化大,也是容易使人旧疾复发的季节。按摩经络,能快速调人体节气血至稳定状态,对抵御疾病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春分时有三大保养穴,都与肝经有关,分别是:百会穴、三阴交和太冲穴。平时可多多按摩,每天按压3回,每回约5分钟,能平衡经络,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按压穴道时的节奏,以按5秒后停1秒为宜。

百会穴在头顶正上方,是人体生发阳气的保健大穴。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4横指幅的位置。按压此穴有滋阴补阴、稳定血压、排除体内水湿浊毒的作用。太冲穴在足背面,位于足大拇趾与第二趾相接处往后1横指幅的凹陷处。按摩此处,有清肝热、退肝火、纾压调节免疫力和预防风邪疾病的作用。

(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大纪元)
按摩百会穴和四神聪穴,都可以帮助思觉失调症患者镇静。(《谈古论今话中医》提供)
百会穴在头顶正上方,是人体生发阳气的保健大穴。(《谈古论今话中医》提供)
按摩太冲穴有清肝热、退肝火、纾压调节免疫力和预防风邪疾病的作用。(大纪元制图)

九、春分养生保健按摩,什么药草精油适合?

取用药草精油来按摩身体,有助于身心的放松。从春天生长的植物萃取出的精油,通常都有着比较清明的能量,适合熏香苏醒身心,提振精神。如:玫瑰、德国洋甘菊、薰衣草、迷迭香、丁香精油等等。

春分得天地和合之精,此时节也正是开运、养生保健,理顺身心的好时机。在二十四节气的中和时节,调整我们的生活与身心,让身体顺应春分阳气一起生发吧!拥抱更健康的人生!@*#

——看更多【节气与生活】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草木也竞相舒展。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23:28。
  •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韩偓《早起探春》)句芒神即春神,在一夜间让人间长了精神,让风儿捎来春气。2025年2月3日冬去春立时间在22点10分。不管好年、歹年,立春这一节气到来,都是令人心身振奋欢畅的一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怎样利用立春阳气生发的时机,为自己打造一年的好彩头呢?从代代相传的智慧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 围炉、守岁中,远处、近处的爆竹声此起彼落传开来!暖风褪去柳梢冷,一夜唤回天地春!守护传统价值的民俗,守护人心中的善,穿过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将春天捎回大地!
  • 腊月里虔诚祭灶神。图为 清代周鲲绘高宗御题范成大祭灶词 轴局部。(公有领域)
    送灶神是哪一天呢?在历史时间长河中曾经发生过改变。这要从祭灶的历史说起,先看一下祭灶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了呢?祭灶的日期和风俗有过怎样的变迁?哪一种祭灶的方式能招福?
  •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传递一年之末的天候景象。小寒节气的气候与物候特征有哪些呢?小寒补冬各地的特色食俗有哪些呢?一起来探一探,提供我们,岁末补冬的精神与物质之宝。
  • 古人对冬至这个日子非常重视,不仅因为冬至是节气,是节日,更因为冬至这一天和“天道”息息相关。天道所示,人间所依,天人合一让人生顺遂,所以冬至这一天的意义就在日常生活中凸显出来。北宋的易学大师邵雍有两首《冬至吟》律诗,探涉深奥隐妙的大道之理,让人玩味沉吟,给人生命启迪!
  • 冬至在一年中是个大日子,无论是在节气上,或是在民俗节庆上都是如此。在生活日常里,古人也教导人怎样过好冬至,迎祥接福避灾殃。可知道哪些事适合冬至去做,哪些事不宜?一起来参考古人的智慧,掌握冬至日六宜三不宜的作为。
  •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被赞为“人类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独步全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起源、成因背景,请一起来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