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一对中年伴侣,走进台北荣民总医院桃园分院精神科“性别友善”门诊。求诊的是一位年约五十多岁“先生”,主诉是:“想做自己!”原来,这位个案是一名年长的跨男个案(简称FTM),在人生的大半岁月中,始终未能完全活出真正的自我。2019年同性婚姻专法通过后,他终于与自己心爱的女人步入婚姻。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这样的幸福其实只实现了一半,因为他仍未成为真正完整的自己,他的灵魂仍然被禁锢在一个错置的女性身体里。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跨性别从第11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中移除,传达出跨性别并非精神疾病的正面意义;另外,《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在2022年改版后,更着重于性别不一致导致的不安和困扰,而非(性别)认同本身。在临床实务上,先进国家的作法与趋势,渐将“性别认同”去疾病化,并摒除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二分法(男性或女性),转而采用多元类别或光谱的概念。
台北荣总桃园分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徐立仁指出,该院早在多年前便特别开设“性别友善”门诊,为桃园市跨性别及其他性少数族群提供临床咨询服务,内容包括:探索性别认同、性别气质感受、社会适应评估、共病的评估及相关治疗等;针对兵役、性别确认治疗等开立诊断证明书、想要进入下阶段性别确认治疗、贺尔蒙治疗等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源自于性与性别议题的心理困扰若未获适当处理,可能发展出如焦虑、忧郁、适应障碍、物质滥用等问题。北荣桃园分院院长彭家勋表示,该院致力于打造友善、开放且让个案能够安心讨论自身需求的医疗环境。透过医师、心理师等专业团队服务,协助个案学习情绪调适的技巧,尊重性别与自我负责,进而调整人我之关系品质。在友善且接纳的治疗关系下,相信能有效协助个案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