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夏林:应对美国关税 加拿大应先解决家丑

2024年12月16日,在多伦多举办的加拿大省长秋季会议期间,安省省长福特(中)被媒体提问。(Nathan Denette/加通社)
人气: 2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5年03月12日讯】最近,美国再次对加拿大的钢铝、木材等加税。面对这位“邻居大叔”的凌厉贸易攻势,加拿大该如何应对?十三个省长组团奔赴白宫谈判,总理特鲁多频频与川普(特朗普)通话,然而这些努力似乎都收效甚微。

我原以为加拿大人会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抵御美国的挑战,却未曾料到,加拿大在面对美国关税时竟如此无力。这并非外部压力所致,而是因为国内早已存在的“贸易堡垒”——省际贸易壁垒——让各省难以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外部威胁。

省际贸易壁垒堪称加拿大的“家丑”。一个国家内部何须设置关税?加拿大《宪法》明文规定,各省之间商品应当自由流通。然而,现实却与理想背道而驰:通过监管差异、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手段,各省巧妙地构筑起无形的壁垒,限制了省际贸易的自由流动。这些非关税壁垒虽不以税收形式呈现,其效果却与关税无异,严重阻碍了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跨省流通。

以酒类销售为例,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尤为典型。安大略省的LCBO(酒类控制局)和魁北克省的SAQ(魁北克酒类协会)等省级机构牢牢掌控酒类分销渠道,外省产品想进入本地市场难上加难。2018年的“纽布兰斯威克啤酒案”更是将这一弊端暴露无遗:一名居民仅因从魁北克购买啤酒带回本省就遭到罚款,省际贸易自由的窘境可见一斑。

此外,职业资质认证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一名在亚伯塔省注册的护士,可能无法直接在卑诗省执业。这种碎片化的市场结构,不仅削弱了加拿大的经济效率,更让内部协作变得举步维艰。

经济学家估算,省际贸易壁垒每年给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带来数十亿加元的损失。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19年省际贸易总额仅占GDP的20%左右,远低于美国州际贸易的比重。这意味着,加拿大内部市场的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

更令人担忧的是,省际贸易壁垒的存在直接削弱了加拿大对抗美国关税的能力。碎片化的市场显着抬高了企业运营成本。例如,一家在新斯科舍省酿造啤酒的企业若想打入安省市场,可能需要面对繁琐的许可流程和高昂的合规费用。这种内部摩擦不仅侵蚀了加拿大企业的竞争力,更让它们在应对美国高关税时雪上加霜。面对外部压力,加拿大本应以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后盾,然而省际壁垒却让这一愿景化为泡影。

是时候正视这一“家丑”了。若不拆除这些无形的藩篱,加拿大不仅难以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站稳脚跟,更可能在未来的经济博弈中,无论是与美国、欧洲或其它国家,都会陷入被动。各省间的协作与开放,已不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需。只有打破壁垒,重塑统一市场,加拿大才能真正凝聚力量,迎接来自外部的挑战。

责任编辑:文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