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流感季来势汹汹,但许多人会误将严重感染当作普通感冒,导致耽误治疗。
在“健康1+1”节目中,台湾新光吴火狮纪念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刘芃梓(音译)医生分享了需要及时就医的关键警示信号、高风险人群的预防措施以及旅行者可以采取的防护策略。
刘医生指出,流感病毒几乎每年都会变异。而根据他的临床观察和经验,今年的流感季与往年不同,爆发时间要比以往更早。
流感病例通常从11月开始上升,年末的大型聚会及节日庆祝活动能加速病毒的传播,并增加其变异风险。因此,流感传播一般在1月至2月达到高峰,并在3月底或4月初逐渐下降。
然而,今年的病例早在10月就开始攀升,且恰逢流感疫苗接种推广期,这表明此次流感疫情的提前爆发。
常见流感症状
刘医生表示,流感通常会引发以下症状:
• 高烧:许多患者会出现高烧,体温通常徘徊在38.5至39°C(101至102°F)之间。
• 呼吸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和流鼻涕。严重情况下可能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加重并伴有痰液增多。
•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及腹泻等胃肠不适。
• 肌肉酸痛:流感引起的肌肉疼痛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
严重流感的警告信号
刘医生提醒,不要将以下警告信号误认为普通感冒。若在感染流感后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烧:高烧持续超过两天。
• 严重呼吸症状:可能表现为低血氧、呼吸困难,或在患有慢性肺病的患者中出现快速呼吸、胸闷和胸痛。
• 持续呕吐:这可能表明严重的胃肠症状,导致脱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脑部炎症的征兆。
• 意识改变:症状可能包括意识混乱、嗜睡或精神状态变化。
• 癫痫或抽搐:这些可能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风险。
• 低血氧水平:血氧饱和度低于94%,表明氧气供应不足。
高风险人群
根据刘医生的说法,患有以下症状的人群更易出现严重流感并发症:
• 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
• 影响主要器官的慢性疾病,如肝硬化、需要透析的肾衰竭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哮喘。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肿瘤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体重过重或过轻。
• 癌症。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包括长期酗酒者、糖尿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以及婴儿、孩童和老年人,也同样面临风险。
刘医生指出,每年流感病毒都会有多种病毒株传播,但流感疫苗只针对那些监测数据表明最有可能传播的毒株。因此,人们仍有可能感染未被当季疫苗覆盖的病毒株。
对于高风险人群,刘医生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不是完全预防感染,而是减少严重疾病产生的风险。
目前的四价流感疫苗旨在防护两种A型流感病毒和两种B型流感病毒,且已被证明能减低流感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其传播。
严重流感与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刘医生提到,48岁的台湾女演员徐熙媛(Barbie Hsu)在日本旅行时因流感引发的肺炎去世。刘医生分析了她的情况,指出可能导致她病情加重的因素。
徐有二尖瓣脱垂的病史,这是一种二尖瓣闭合不完全的情况,同时还有哮喘和癫痫史。她曾因发热导致癫痫发作而住院。考虑到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她属于高风险人群,更容易受到流感并发症的影响。
刘医生表示,徐的病情发展迅速,这可能与细胞因子风暴,一种过度的免疫反应有关。她最终出现了“白肺”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炎症。再到后来被诊断为败血症,这都表明她的身体已进入了过度免疫反应的状态。
细胞因子风暴发生在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时,表现为同时攻击病毒与宿主,导致广泛的炎症和器官损伤。这种现象有时也出现在较年轻的成年人身上,具体体现在严重的感染引发迅速且突如其来的健康恶化。
刘医生警告说,严重流感不仅仅是免疫力减弱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的过度反应能够损害重要器官,进而增大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风险。
假如出现流感症状 还应该旅行吗?
如果在旅行前出现流感症状,无论是休闲旅行还是商务旅行,是否应该取消计划?刘医生提供了以下建议:
• 评估你的症状:如果不确定症状的严重程度,请咨询医生以评估是否适合旅行。
• 轻微症状:如果没有持续高烧、严重呼吸问题或胃肠症状,且总体感觉良好,在得到医生建议以及适当药物后,可以继续旅行。
• 不要自我用药:为了确保正确治疗,最好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某些药物的需求和使用时机取决于特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旅行期间如何处理流感感染
对于担心在旅行期间感染流感的旅客,刘医生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带上必要的药物:告知医生你的旅行计划,以确保你有足够的药物应对旅行。
• 讨论目的地:与医生讨论与旅行地点相关的潜在健康风险。如果风险较低,医生或许会开具药物帮助缓解症状。
• 携带感冒药物:可以从药店购买基本的感冒缓解药物来应对轻微症状。
• 不要自我用药:抗生素以及抗病毒药物应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若症状加重,请寻求帮助:如果在旅行期间出现严重流感症状,不要延误就医。
• 考虑购买旅游保险:为避免意外的医疗费用,在出发前购买旅游保险,并保留医疗证明以便之后可能的索赔。
英文报导请见英文《大纪元时报》:Think It’s Just a Cold? The Flu Warning Signs You Shouldn’t Ignore。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