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简惠敏台湾屏东报导)为贴近部落居民的需求,提供最精准的服务,屏东县政府成立长照处满2周年之际出版“屏东县原乡文化照顾指引-部落长照故事汇编”,12日新书发表,搭配18则有欢笑、有泪水的部落照顾故事,让读者身历其境,成为引领长照人在原乡服务的“圣经”。
长照处长陈桂敏表示,屏东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兼容闽南、客家、原民、新住民等各族群风貌,经人口统计数据,屏东县截至114年1月底78万8,785人中,原住民6万2,297人,占全县7.89%,且55岁以上者共有1万7,005人,将近27.3%的原住民已是高龄者,因此当长照资源深入原乡时,长照人员的文化能力就更显重要。
陈桂敏指出,屏东县政府2023年8月1日成立“屏东县原住民族长照服务研发中心”,透过盘整、调查,了解长照人员面临的原民长辈生活日常及背后的文化差异仍大,因此推动行动方案,缩短文化造成的服务可近性,部落多有老老照顾型态,但因照顾决策权、族人对照顾责任的眼光甚至性别等,影响使用长照意愿,尤其家庭照顾者更难“与外人道也”。
陈桂敏说,透过部落聚会的形式,让深陷照顾责任的家庭照顾者们走出情境,以传统食物cinavu跟编织开头凝聚彼此,渐渐引导他们聊聊照顾现况与压力,也鼓励他们关注自己身心健康与发展兴趣,也因此协助长照人员敲开文化的门,拓展服务融入部落的方式。

此外,长照处致力从语言及实际服务经验的交流中,培训长照人员的文化敏感度,但也深知文化具有深沉而细腻脉络,需从根本认识才能实践于工作,因此邀集医师、照管专员、社区整合型服务中心个管员、文健站负责人、照顾服务员、灵媒、牧师、各级民意代表等实际服务者,讨论照顾困境与面临文化议题与故事,再由长照实务工作者与专家学者一起将学理融入、编撰此书。
屏东县原民长照服务研发中心顾问许俊才教授表示,感谢屏东各部落族人贡献经验与智慧,自己是屏东排湾族人,肩负着提供“因地制宜”照护方式的使命感,这本书籍的发想就是从鲁凯族、排湾族的生活文化特性展开,再以各式各样的照护场域,交织医药食衣住行等日常需求,衍生出长辈在部落生活的缩影,让对原乡长照服务有兴趣者,都能从故事中认识原住民族文化,提升长照服务的文化友善度。
近年才从外地返乡服务的张骏杰,曾担任居服员与督导员,身为排湾族人却不会族语,让一开始被照顾的VUVU相当不谅解,直到自己虚心学习、增加用族语沟通的机会,双方的情感才快速加温,让他深刻体认语言是不可或缺的沟通关键,也决定加入编辑书籍的团队,田调过程中,理解“关系确认”是与个案建立关系的核心要素,在部落工作过程中,找到自我认同与价值是他最大的收获。
另一位分享人林冠馨是个“白浪”(排湾族语pairan,汉人之意),在屏南原乡服务,虽然常提醒自己处理文化议题要特别注意,但每当看到服务的个案吃槟榔,总会忍不住以“健康”立场多关心几句,忽视槟榔是彼此建立关系的重要媒介;她也曾因原民长辈要求非原民照服员提供服务而感到疑惑,经过深入了解后,才得知长辈是贵族,担心自己的疾病、失能被部落族人知道而有失颜面,因为了解这层文化意涵,在往后的服务过程中,更加时刻提醒自己与伙伴们,保有长辈隐私的重要性。
长照处表示,屏东县政府及屏东县原住民族长照服务研发中心,将以此书籍作为训练教材,在屏北、屏中、屏南办理课程,让第一线长照人员能把此书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在照护工作中,解决因为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疑难杂症,过程中所得到的回馈,也会持续滚动检讨并优化课程与教材,发展出更适切且有温度的文化照顾政策。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