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3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戴德蔓台湾台北报导)电脑大厂华硕内部爆出工会染红疑虑,一名中配员工因不满三立新闻报导华硕,竟指控公司支持台独势力媒体,涉触犯中共的“分裂国家罪”。成功大学教授李忠宪表示,这反映出,即便只是一般员工,都可能试图将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带入企业内部,影响决策,若换成董事会级别,后果恐怕难以想像。

有媒体报导,有位中配员工一年多前加入华硕工会后,开始对公司事务指手画脚,因不满公司电梯播放华硕主管接受三立新闻的采访片段,多次向公司高层投诉,更指控华硕在执行长许先越的允许下支持台独势力媒体,图谋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分裂国家罪。
对此,李忠宪在脸书发文表示,一个中国籍员工竟能因意识形态问题闹到如此程度,对公司决策层施压,甚至上升到“支持台独势力”的指控。若类似事件发生在联发科技或台积电的董事会,那恐怕就不只是这种荒唐戏码,而是攸关国安的大事了。
李忠宪说,一旦中国资本或个人渗透到董事会,就有可能影响企业的关键决策。他分析,中国籍董事可能利用影响力,引导企业在供应链上加深对中国依赖,或是在某些技术与市场策略上向中国让步;即使没有直接窃密,一旦中国势力进入董事会,某些机敏资讯可能无法避免的泄露,或被中共政府施压要求共享。
企业内部一旦有亲中董事,甚至可能影响对政府政策的态度,李忠宪说,例如对美国出口管制的配合度,或是对台湾自主国防产业的支持;中国籍董事可能会试图影响企业内部的政治氛围,要求“去台独化”、施压员工立场,甚至在公司内部引发意识形态冲突,破坏组织运作。
李忠宪强调,华硕事件已经证明,即便只是一名普通员工,都能因意识形态问题闹到公司高层头疼不已,若换成董事会成员,那就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大危机。
开除中配员工 恐遭炒作歧视
至于华硕为何难以轻易开除该中国籍员工?李忠宪表示,中共政府经常利用市场作为施压手段,台湾企业若做出不符合中国利益的决策,可能遭到报复,例如封杀产品、抵制品牌,甚至透过中国媒体与民族主义操作,发动大规模抵制。
他说,例如“黄安效应”就是这种策略的典型案例,让特定目标企业陷入舆论攻击与市场封锁。华硕作为国际品牌,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包括销售、供应链、代工生产等环节。若直接开除这名中国员工,很可能被中国民族主义炒作为“歧视中国人”,进而引发中国消费者抵制,甚至影响中共政府对华硕在中国业务的审查与监管。
李忠宪说,当年反紫光的运动真的很不容易,没有川普,也没有中美贸易大战,又不能骂人投靠共匪的企业家;他判断华硕应该很难处理这个中国员工,“比移民署和陆委会更难!”
陆委会:不容以中共法律恐吓
陆委会则表示,政府不会容许任何人在台湾宣扬武统,或用中共的《刑法》、《反分裂法》或“惩独22条”来恐吓他人。由于本案发生在私人企业内部,政府将先了解事实原委以利后续处置。◇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