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一直在避免摄取麸质,因为它会让你的胃肠感到不适,但却仍经常出现腹胀,那么这一切或许是果聚糖在作怪。
除了麸质,小麦还含有多种能引发胃肠不适的物质。其中之一便是果聚糖——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许多胃肠道不适的人在遵循无麸质饮食后会感觉更好,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减少了果聚糖摄入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麸质或许因果聚糖引发的问题而被广泛误解。
麸质问题发生呈上升趋势
导致某人对麸质敏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许多已被充分研究,不过神秘的非乳糜泻性麸质敏感以及小麦敏感等症状仍未被完全理解。目前尚无检测这种情况的方法,也没有明确的机制来解释其发生原因,并且其症状与乳糜泻等其它疾病存在重叠,因此使得诊断更加困难。
乳糜泻是避免食用小麦及麸质的最重要原因。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过程中麸质会损害小肠并阻碍营养吸收,进而引发长期的慢性消化系统症状。
小麦过敏则是由于免疫系统针对小麦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从而释放化学物质,引发影响鼻子、喉咙、肺部以及皮肤的过敏反应。
功能医学专家、医生兼营养师伊丽莎白‧博哈姆(Dr. Elizabeth Boham)在接受《大纪元时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麸质敏感性能够同时影响肠道与免疫系统。其症状包括疲劳、湿疹、皮肤瘙痒、脑雾、关节疼痛、头痛,以及腹胀、腹泻、便秘和腹痛等消化道不适。
果聚糖不耐受人群对于小麦的反应并非由免疫系统介导,这意味着症状仅限于其胃肠道。
果聚糖不耐受是由肠道微生物失衡引起的,包括缺乏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菌群。这导致纤维在肠道中发酵,从而引发腹胀、腹痛,并导致肠运动变化,如腹泻或便秘。
果聚糖的复杂特性
果聚糖是一种FODMAP,亦即可发酵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类型,这些都是小肠难以吸收的短链碳水化合物。其它FODMAP通常是单一分子,其中一些是糖醇,如山梨醇和甘露醇,另一些则是单糖,例如果糖和乳糖。
FODMAP中的果聚糖由一系列果糖分子构成,并在末端有一个葡萄糖分子。果聚糖的长度和结构各异,因此对其的测量非常复杂。
FODMAP能在多个食物类别中被发现。而果聚糖相较于其它FODMAP食物出现在更广泛的食物类别中,包括谷物、水果和蔬菜,这使得彻底从饮食中去除果聚糖变得不容易。
同时含有麸质跟果聚糖的食物包括小麦、大麦、黑麦和斯佩尔特小麦。
含果聚糖的无麸质食物包括水果、豆类、蔬菜和坚果,如香蕉、枣、西瓜、鹰嘴豆、黑豆、腰豆、甜菜、抱子甘蓝、红葱头、菊苣根、韭葱、杏仁、腰果和开心果。
更大的罪魁祸首:果聚糖
患有非乳糜泻性麸质敏感或小麦敏感的患者让研究人员测试了一个假设,即果聚糖才是导致他们症状的元凶,而非麸质。
2024年发表在《BMC医学》(BM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相较食用麸质能量棒,患者在食用果聚糖能量棒后更有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然而,研究人员未能找到引发这一反应的确切机制。
研究人员检测了患者饮食变化前后粪便微生物群的组成,但并未发现能够解释为什么果聚糖会引起更多问题的微生物变化。不过在59名参与者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个体的基础肠道细菌组成能够影响其胃肠道症状。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含麸质、果聚糖或安慰剂(隐藏在麦片棒)的饮食组,持续七天。在另七天(或更长)的饮食休整期后,他们会转换组别,直到完成全部三种饮食的实验。
参与者根据肠易激综合症测量表评估了自己的症状——13人给麸质打了最高分,24人打给了果聚糖,还有22人打给了安慰剂。
这项研究结果展现了营养师常会面临的一个误解。奥斯瓦尔德消化诊所(Oswald Digestive Clinic)的营养师兼所有者阿什莉‧奥斯瓦尔德(Ashley Oswald)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人们通常会认为是麸质引起的问题,除非他们与一位肠道健康营养师或专门研究此方面的人交流,否则可能会一直这样认为。”
果聚糖引发的症状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才能缓解,而麸质引起的症状可能需要长达21天才会有所改善。
最佳选择:饮食排除法
饮食排除法是诊断食物敏感性的黄金标准,尽管有些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发现与麸质或FODMAP食物相关的问题。
除了针对小麦与麸质的过敏测试(这些测试不一定能指示敏感性),该方法还可以检测小肠细菌的过度生长,以及小肠内的细菌失衡,后者能够引发对高FODMAP含量食物的反应。
不过,博哈姆表示,这些检测并不总是可靠的。
“我们通常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低FODMAP饮食,看看是否会有助缓解胀气、疼痛、腹胀、腹泻和便秘。”她说,“如果有效,我们则会重新引入一些高FODMAP食物。”
她表示,饮食排除法通常持续两到六周,此外最好与专业人士合作,以逐渐重新引入食物并监测摄入反应。
低FODMAP饮食起源于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该校还推出了一款应用程序,用于帮助人们在排除及重新引入食物的过程中提供指导。
奥斯瓦尔德表示,很多人并不愿深究引发症状的原因。他们通常会尝试无麸质饮食并有了更好的感受,却从未了解是小麦中的哪种成分当初引起了不适。
此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人们食用的面包和小麦量,以及是否用其它碳水作为替代,因为这会潜在导致血糖失衡,进而产生与麸质和果聚糖类似的炎症问题。
“情况并非非黑即白,因为人们可以同时患有果聚糖不耐受与麸质敏感。”奥斯瓦尔德说,“排除过程通常相同,即去除食物,并观测症状是否出现改善。”
不必要的饮食回避会阻碍你肠道的恢复。如果果聚糖引发了问题,博哈姆表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除和重新引入后,你最终可以享受富含纤维的果聚糖食品带来的益处。这些食物在均衡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以从淀粉类蔬菜(如番薯)和其它无麸质谷物(如藜麦和米饭)中获得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她说,“因此,避免麸质不会带来长期的危害。此外,高FODMAP食物是肠道微生物群的益生元。这意味着这些纤维有助于为肠道中的健康菌群提供营养。”◇
英文报导请见英文《大纪元时报》:Fructan: An Overlooked Offender Behind GI Distress。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