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受训汰离率高 台湾飞航管制员养成不易

图为台北塔台飞航管制员(右)接受实务训练资料照。(民航局提供)
人气: 21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5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庄瑷筠台湾台北报导)美国华盛顿空难引发外界关注塔台人力不足及任用标准问题,而台湾疫后机场航运量大增,但民航特考报考人数减少,同样面临人力养成不易的课题。学者表示,目前民航特考的考题常不符合专业所需,建议朝向招考即要求相关基础能力,提升录取考生专业能力,以确保最高标准任用。

今年1月美国华盛顿空难发生后,引发外界关注塔台人力不足及任用标准降低疑虑。根据美媒报导,空难发生时,雷根华盛顿国家机场仅一名航管人员值勤,且根据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美国全境塔台飞航管制员人力不足,仅达招聘目标约七成。

在招聘方面,川普总统曾表示,飞航管制员指必须具有最高才智、心理优越等特质,过去实施的DEI招聘政策恐导致任用不适任人选,并要求恢复以最高标准招聘、择优录用,以确保飞安。反观台湾,虽与美国招聘政策不同,由于飞航管制员属于公务人员,需通过民航特考录取,但近年报考人数减少,同样面临招募人才困境。

根据民航局资料,近五年民航特考每年约录取33名管制人员进行训练,在录取人数不变之下,报考人数减少等于竞争难度降低,若多是仅及格就能够录取,恐间接影响任用标准。对此,朝阳科大飞航系主任卢衍良向《大纪元时报》表示,一般来说公职考试通过后还需受训,而民航特考录取后有11个月训练与实习,且相对严格,包含实际利用模拟机组训练等,以确保能力符合国际标准,因此每年在受训后通常会有20几%的人被淘汰,将近四分之一。

卢衍良说,这也突显了一个问题,既然都已经立志要当飞航管制员,应该先具备基础知识再来报考,他认为,政府用将近一年时间训练,应是提升录取者更多专业能力,有助确保飞航安全,若考取后才从无到有进行训练,甚至是证明录取者的能力不符合标准而淘汰,等于是浪费资源。

现行民航特考的考科,并不能完全反映在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卢衍良指出,以英文来说,命题角度接近外交特考,重于谈判,难度较高,容易刷掉真正有兴趣而有基本知识的考生;在专业科目部分,飞航管制虽然考航空气象学与航空运输学,但航空运输的历年来考试范围就跟飞航管制不太有关联。

针对这个现象,卢衍良进一步说明,主要是因为决定考科或是命题多半来自各大学教授,但大学教授未必理解航管员或航务员的专业需求为何,但目前国内有些交通类考试,会要求在学期间应修过相关专业科目才准报考,民航特考的专业含量高,建议更应该朝此思维变革,以提升录取考生的专业程度。

卢衍良说,目前网路资讯取得十分容易,与航管员专业息息相关的飞航管理程序(ATMP)、航务员专业相关的ICAO ANNEX 14、民航机场设计暨运作规范等可以上网找到,建议未来有志报考的考生,可以透过这类文件确实理解航管员或航务员的专业内涵,确认自身志向确实符合后再行报考。

民航特考飞航管制类科报考近年有减少情形,根据民航局资料,2020年有451人报考,但逐年减少,去年仅185人报考,卢衍良指出,包括就业市场转变、人口结构变化、公职吸引力下降、薪资相较民间渐不具诱因等大环境因素,影响原因复杂,建议政府可以提升航管人员工作待遇,使之与国际行情相符,增加诱因,并持续透过校园巡回招生、演讲或平面媒体采访等多重管道鼓励各种背景的人才报考。

民航局表示,行政院于2020年核增163名管制员预算员额,飞航服务总台自2021年起分5年招考,按训练能量,每年约录取33名管制员办理训练,以确保训练品质,统计近五年共增补104人,到去年12月底航管人力为365人,由于塔台管制席位是依据航行量需求开设,人力则依据席位进行配置,因此各机场塔台人力尚无不足情形。◇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