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台湾流感疫情叠加名人效应,引发疫苗抢打潮。中医师观察,近日到门诊希望增强免疫力的民众增加约10%,但影响免疫力的因素众多,建议少吃生食,饮食上可加入健脾益气的药物,并搭配充足睡眠。

艺人大S赴日旅游,因为感染流感并发肺炎而猝逝,引发民众抢打公费流感苗,消息传出至今仅4天,公费流感疫苗已所剩无几。疾管署统计,6日全国公费流感疫苗接种约1.8万剂,剩余约2.5万剂。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中医师苏柏璇表示,最近门诊与类流感相关的主诉求如喉咙痛、咳嗽、有浓痰、发烧、肌肉酸痛、骨头酸痛、头痛、疲劳感等,除了治疗疾病外,民众也希望藉由中医来提升免疫力,避免类流感上身。中医理论提及的“正气”即为现代医学的抵抗力、免疫力,亦即身体的防御系统,“脏腑之本气,则为正气;外来寒热之气则为邪气,正气旺则邪气自退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才能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以抵御外来邪气。
苏柏璇指出,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挑食、过食生冷及膏粱厚味、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疲劳、慢性疾病或药物影响,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肿瘤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等。以中医角度来看,增强免疫力须从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脾胃等方面着手,再辅以生活作息及饮食型态的改变。
苏柏璇提出养生建议,饮食上可加入健脾益气的药物如红枣、山药、党参、白术等,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产生充足气血,并应避免过食生食。另外,类流感流行季节常伴随寒冷气候,会对肺和表层的免疫功能产生挑战,可服用有助于提升肺气的药材如人参、黄耆、防风等。此外,肾为先天之本,对免疫系统也有重要影响,可适当服用补肾阴肾阳的药材如肉苁蓉、菟丝子、枸杞、黑芝麻等。
苏柏璇表示,还要保持情绪愉快。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内脏功能,造成肝郁气滞进而影响免疫力,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焦虑和压力,对免疫系统非常有帮助,可酌量服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香附或饮用玫瑰花茶。他强调,民众必须有防疫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空气流通等。另外,充足睡眠也是维持免疫功能的关键,再搭配中医调理,才能有效提升免疫力。
寒流来袭 两族群当心脑中风
中央气象署表示,7日入夜后气温骤降,中部以北、宜兰低温降至8~10℃,南部及花、东为11~13℃,预计持续至10日。医师提醒,除高龄、三高族要注意外,气喘患者及近期曾得过流感者也要注意脑中风风险,谨记“微笑、举手、说你好”口诀,有异状应尽速就医。
寒流来袭,三高、心血管高风险族群及长者要留意心脏病及中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台湾脑中风学会理事长陈龙表示,据2019年国际中风会议发表的研究,感染流感后的15天内,每10个人就有至少1人可能中风,因为流感病毒会引发全身性发炎反应,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栓风险。
脑中风的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过高、心房颤动、运动量不足、体重过重、吸烟及脑中风家族史等。陈龙提醒,气喘患者在寒冷天气中也很容易发作,导致呼吸困难和血氧水平下降,中风风险比没有气喘者高出1.3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中风,都应该对“中风征兆”保持警觉,谨记“微笑、举手、说你好”评估口诀,把握4.5小时黄金治疗时间,快打119才能启动医疗快速通道。◇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