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城市聚光灯”点亮桃园 元智大学灯会艺术盛宴

由元智大学艺设系黄琬雯老师(右二)带领学生,共同创作作品《祈丰年》。(元智大学提供)
人气: 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2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2025年台湾灯会于02/07~23在桃园盛大举行,其中《城市聚光灯》展区,以桃园城市特色与多元文化为主题,带来深入人心的视觉与感官体验。展区由元智艺设系邱杰森助理教授及人社院英专班莫珊岚老师双人共同策划,汇聚了13件作品,以“家的轮廓”为主题,呈现国境之门的桃园,汇集着多元文化,包含客家、原住民、新住民、闽南及眷村等不同族群迁徙至同一片土地,也带入了不同的故事与文化,藉由彼此交融接纳,共同将桃园打造成多元又独特城市意象。

元智大学师生创作《祈丰年》。
元智大学师生创作《祈丰年》。(元智大学提供)

《城市聚光灯》展区由元智大学教师群领衔策展,并指导原住民学生和外籍生参与作品设计与制作,结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展现桃园作为文化重镇的艺术实力。其中元智大学英专班老师、法籍艺术家莫珊岚,与外籍生合作飞机意象的作品《福道》。艺设系助理教授黄琬雯,也是本次参展艺术家,则和艺设系学生、港生以及阿美族学生合作,在作品《祈丰年》中的图腾与竹构设计中,共同激发对原民精神和南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由元智大学艺设系黄琬雯老师(中)带领学生,共同创作作品《祈丰年》。
由元智大学艺设系黄琬雯老师(中)带领学生,共同创作作品《祈丰年》。(元智大学提供)

黄琬雯表示,台湾原住民的渔猎与稻作文化,在建筑、工艺、舞蹈、信仰都表述其深厚的南岛文化底蕴。《祈丰年》的概念来自于阿美族太巴塱谷仓X型的屋顶与斜撑,转化为两组不同斜率的竹构单元,包被出如隧道般的空间,以海洋和竹灯模式交替演出,并引导人流进入展区。X型屋顶如祈福祷告交叉的手,象征对过去一年的“感谢”与未来丰盛的“期待”,两侧是丰年祭手牵手踏歌祈福的意象。走进“祈丰年”,感受如鱼群渐进式的光带,以双手领受竹灯中的祝福。

元智大学艺设系黄琬雯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创作。
元智大学艺设系黄琬雯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创作。(元智大学提供)

阿美族背景的资传系徐翊媗同学提到,在图腾设计中,以台湾原住民族的文化故事为核心,灵感来自各族群象征性的图腾与历史,透过几何纹饰与象征性图案,呈现各族群独特的精神与文化内涵。这些图腾不仅是一种视觉表现,更能成为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与精神。让大家在欣赏这件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与族群认同的力量。

元智大学英专班老师、法籍艺术家莫珊岚,与外籍生合作飞机意象的作品《福道》。
元智大学英专班老师、法籍艺术家莫珊岚,与外籍生合作飞机意象的作品《福道》。(元智大学提供)

艺设系黄裕胜、赖界华与刘名轩同学说道,我们制作模型,想像其成为真实尺度的样子,在设计阶段了解构造与结构的关系,并尝试许多不同媒材结合的可能性,大家各司其职的分工,也透过制作模型整合其他成员的结构、图腾和布幔设计,学生时期很难有机会做这么大量体的作品,透过这次灯会的参与,让1:20的模型放大成1:1的实体作品,是很难得的经验。

来自香港的程家倩同学指出,在台湾念书到现在已经快八年了,却少有机会了解原住民的文化,透过这次灯会的参与,我才知道台湾原民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年祭传统,我以多样的色彩和排列组合,来回应《祈丰年》文化承续和再造的精神,点亮属于每个人的心灵灯火。◇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