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龙文鞭影》学典故:以牛易马 改氏为民
【原文】
yǐ niú yì mǎ ,gǎi shì wéi mín 。
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ㄧˇㄋㄧㄡˊㄧˋㄇㄚˇ,ㄍㄞˇㄕˋㄨㄟˊㄇㄧㄣˊ。
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注释】
(1)易:更换。
【语译】
晋元帝以牛氏天下取代司马政权,氏仪改“氏”姓为“民”姓(一说改为“是”)。
【人物故事】
晋元帝
据《晋书‧元帝纪》,起初,因为《玄石图》书中有“牛继马后”之语,所以晋宣帝(司马懿)对姓牛之人深为忌惮,就做了两个酒器,共用一个口,拿来装酒,宣帝先饮佳酒,而以毒酒毒死将军牛金。但恭王(司马觐)妃夏侯氏竟私通姓牛的小吏,而生了晋元帝(司马睿,司马懿曾孙),也是应验了“牛继马后”的说法。
是仪
据《三国志‧吴书‧是仪传》,是仪,北海营陵(今属山东)人。本姓“氏”,东汉末年,起初为县吏,之后到郡府任官,郡相孔融(曾任北海相)嘲笑他,说“氏”字“民”无上(人民无君上),可改为“是”,于是改为是仪。
后来是仪避乱江东,获得孙权的信任,专门掌管机密要项,官拜骑都尉。吕蒙图谋袭击关羽,孙权询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赞许吕蒙之计,劝孙权听从。是仪随同吕蒙讨伐关羽,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裨将军,又封都亭侯,担任侍中。大破曹魏名将曹休,升迁偏将军,入朝视察尚书之事。蜀相诸葛亮去世,孙权派是仪出使蜀国,修复吴蜀同盟,是仪不辱使命,后拜尚书仆射。
典校郎吕壹诬告前任江夏太守刁嘉诽谤朝政,孙权大怒,收捕刁嘉入狱,严加查问。当时同罪连坐的人都畏惧吕壹,全说听过刁嘉诽谤朝政,惟独是仪说没听过。是仪于是被连日追问,圣旨转为严厉,群臣为他担心害怕。是仪答复说:“如今刀锯已经在我脖子上,我怎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当个不忠之鬼呢!只是如果听说过,应该有个事实原委呀!”是仪据实回答,说词不变。孙权就放过他了,刁嘉也得以免罪。
是仪不治理家产,不接受施惠,屋舍财物只足够容身。邻家有人建大宅,孙权外出远远望见,问建大宅的是谁,左右随从说:“好似是仪的家。”孙权说:“是仪节俭,一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别人家。是仪的衣服不精细,膳食也不丰盛,但他救济贫困,所以家中并无储蓄。孙权听闻此事,临幸是仪的房舍,要求视察饭菜,亲自品尝后,对着他叹息,即刻增加俸禄赏赐和田宅。是仪多次推辞,把皇上给予的恩惠视为令他忧愁的事。
是仪时常推荐官员,不曾说人的短处。孙权常责备是仪不议论政事,没有是非,是仪回答:“圣明的君主在上,臣下尽忠职守,唯恐表现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浅陋之言,冒犯圣上啊!”是仪为官几十年,不曾有过失。吕壹历来告发将相大臣,再三再四地使人致罪,惟独没办法告发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如是仪,何必用到法令呢?”
——转自正见网
看更多 【龙文鞭影】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