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桃疗临床心理科主任刘昀玲 收心重回生活正轨

桃疗临床心理科主任刘昀玲认为“收心”,重回生活正轨。(卫生福利部桃园疗养院提供)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2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黄历新年象征欢聚与庆祝,但当假期结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日常生活模式是需要时间适应的,这就是大家所谓的“收心”,桃疗临床心理科主任刘昀玲透过心理专业介绍实用小技巧,可以更顺利地重回生活正轨。

刘昀玲提出四个“收心”原则,包括

1. 规律作息重建:调整生理时钟

假期常因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影响生活节奏,假期后可以逐日提早就寝与起床时间,每次15至30分钟,让生理时钟逐渐回到正轨;睡前一小时远离萤幕,改用阅读或正念练习替代,促进更好的睡眠品质;醒来后安排固定的仪式化小习惯,如喝杯温水、伸展身体,帮助大脑进入工作状态。

2. 工作与生活过渡:分阶段适应避免心理负荷

长假后不要急于全面进入繁忙状态,而是循序渐进,先从低压或例行的任务开始,例如整理桌面、整理假期中累积的简单邮件或资料,逐步适应工作氛围;在工作日程中安排10至15分钟的放松缓冲,例如散步或静坐,帮助心理调适。

3. 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小撇步

年后的压力若得不到有效调节,可能引发焦虑或倦怠,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舒缓情绪:

呼吸与放松训练:采用吸3吐4的节奏调节呼吸,能有效降低压力;每天10分钟正念练习,将注意力专注在呼吸或周遭环境的声音,减少负面思绪对情绪的影响。再加上积极自我对话:将“假期结束好痛苦”的想法转为“我已充分充电,现在可以发挥能量”,建立正向心理框架。

4. 建立多元支持:寻找力量的来源

心理支持不仅限于家人朋友,还可以从多元管道获得帮助,例如:主动寻求心理师进行个别咨商或心理评估、参与心理健康讲座或团体课程,以及心理专业App或线上课程,透过集体动力提升心理能量。

刘昀玲提醒,适应过渡期是一个正常的心理过程,不必急于“完全收心”。透过上述方法,逐步调整作息、舒缓压力、寻求支持,能有效帮助您平稳过渡。以稳定而正向的心理状态,为新一年的挑战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黄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