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艺坛博览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诗书画挖宝回顾(下)1981-1990年代

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和他晚年的胶彩画作。(黄健次提供)

【续上文:台湾近代艺术家黄水文诗书画挖宝回顾(中)1960-1980年】

黄水文诗书画挖宝回顾:1981-1990年代

【图片说明】

时至1981年,由台中林之助教授等本土美术界人士提出“胶彩画”特别名词以之区别传统国画, 省美展成立了国画第二部。 黄水文就被好礼邀请出品, 睽违20年后他也欣然再度回归省美展。他的画作与时俱进的改变,展现出比较现代化的画风。如〈清秋〉是为一例。

黄水文1981年胶彩画 〈清秋〉。(黄健次提供)

1977退休后进入老年,黄水文更是专注于诗文,因之也陆续绘制了许多幅文人画。(*“文人画”就是唐宋以来具有艺术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透过绘画、书法、文学和篆刻,描画自己的思想、意趣,投射生命精神、理想的写意画之通称。)林玉山仙门生故旧画家们,大多跟随林大师将水墨与胶彩融合,而得到活泼生动的表现结果。

黄水文1980年代文人画写意图。(黄健次提供)
黄水文的写意画。(黄健次提供)
黄水文的写意画。(黄健次提供)
黄水文的写意画。(黄健次提供)
黄水文晚年的写意画更加纯熟。(黄健次提供)

到了1980年代晚期, 黄水文白内障手术后不久视力不济,1990以后就没能继续工笔绘制胶彩画了。

黄水文1983年与胶彩画作合影。(黄健次提供)

1987年的省美展评审参展图,一幅花卉胶彩画,就成了他的绝响,家属也不明此画流落何方。幸好有此图片留存了经典之作的面貌。

黄水文1987年最后的花卉胶彩画。(黄健次提供)

1990初头几年,黄水文还偶而动笔写字,而后逐渐完全失明, 进入长照情况,由子女轮流奉养。美人迟暮,艺术家也叹见白头。

黄水文晚年书法作品及诗书手稿。(黄健次提供)
黄水文1990封笔之画、及后来出版的诗选、家属在美自行刊印小册。(黄健次提供)

【结语】

在台湾近代诗书画艺坛,黄水文一生低调,作无形之画——诗,画有形之诗——画,在诗书画中自得其乐。他的画作存留甚少,但在精不在多,得到典藏,也曾作为邮票之画发行;他的诗句得到故乡诸罗山水共鸣,常被桃城(嘉义)后人选来吟唱;他的书法以隐名之姿留存于嘉义市中山公园尊师亭。综观其人,一生平凡中有不凡。

正是:

藻绘百物略有成,色染宣纸身后名。

笔挥花卉散香味,墨泼鸟犬闻啼声,

工笔胶彩显美术,写意小品呈雅兴,

丹青妙手诗书画,诸罗隐士东篱情,

但留文房四宝物,无税砚田子耕营。

(全文完)@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