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03日讯】(英文大纪元记者Naziya Alvi Rahman报导/夏楚君编译) 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澳洲经济学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选择入读经济学的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澳储银(RBA)最新发布的题为“经济学学生都去哪了?”的报告显示,1999年至2023年间,仅约10%的高中毕业生在大学志愿中填报了经济学相关课程,而最终真正选择经济学作为学位课程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
相比之下,艺术与社会科学、理工数学、商业与金融、医学与健康等学科仍保持较高的受欢迎度。
经济学的志愿转化率(指报考志愿与最终就读的变化)也处于低位。报告显示,只有18%填报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最终选择就读,而商业与金融专业则高达40%。该报告由RBA公共教育经济学家艾玛·周(Emma Chow)撰写,并于1月30日发布。
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经济学教授福斯特(Gigi Foster)认为,经济学入读人数的下降可追溯至1990年代的课程改革。商业和法律学科的引入吸引了原本可能选择经济学的学生。
“自90年代起,这种现象似乎一直在发生”,福斯特对澳洲英文大纪元表示,“如果在聚会上说自己想成为律师或商人,大家都能理解。但说想当经济学家时,很多人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高中经济学教师短缺也是一大问题。“许多教师自己并未接受过经济学教育,导致教学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她补充道。
就业市场影响选择
独立经济学家埃斯莱克(Saul Eslake)指出,就业市场的萎缩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如今经济学家岗位比以前少了。非金融企业已不再聘请内部经济学家,而是依赖银行和咨询公司提供经济分析”,他说。
此外,埃斯莱克认为,金融机构合并也导致经济学相关岗位减少,银行裁员和成本削减更进一步缩小了市场需求。经济学日益数学化,可能让部分学生却步。
“很多人觉得经济学变得过于数理化,与现实问题脱节,这可能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他表示。
误解也是一大阻碍。“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重视金钱胜过人,甚至与大企业站在一起”,福斯特表示,“但这与经济学的本质完全相悖。”
埃斯莱克则认为,经济学家的公信力因未能预测2007—2008年金融危机而受损。“连英国女王都曾质疑,为何经济学家没能预见这场危机”,他说。
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性别差距
RBA报告还揭示了性别差异。修读高中经济学的女生,在大学志愿选填经济学的比例低于男生,她们更倾向于选择艺术、社会科学、医学与法律等专业。
尽管这一差距不及工程等STEM学科明显,但女生即使ATAR分数(澳洲大学入学排名积分)优于男生,选择经济学的比例仍然较低。值得注意的是,放弃经济学的女生,平均ATAR分数甚至高于最终选择经济学的男生。
福斯特认为,这与职业动机有关。“男生可能将经济学视为成为成功商人或市场分析师的途径,而女生则更倾向选择能够产生社会影响的职业”,她表示,“如果我们想吸引更多女性进入经济学领域,需要强调它如何能够改善世界。”
责任编辑: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时要闻及生活资讯,请点击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