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过年记事 (3)

作者:田语
远处近处,爆竹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的烟花,点亮了夜空。示意图。(霄龙/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0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因为忙年,竟没有注意到院子里的变化。不知什么时候,梅花落了一地,原以为树下是儿子放鞭炮留下的碎屑,待看到是落下的花瓣,心中若有所失,却觉得春天更近了。儿子也长大了。这几年,在家里,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活儿,都是他张罗。

吃过早饭,他就忙上了。先搬出师父的法像,用洗净的手巾,把相框前前后后擦得一尘不染。扣出香烛里平时上香留下的香根儿,倒出一些香灰,抚平,这是避免香灰多了落在外面。烛台上面的莲花擦得锃亮,桌面也擦得干干净净。放上果盘,敬香后,喊我看看。

佛堂里,香烟缭绕。师父的法像慈悲而祥和,粉红色莲花座上,师父打着大手印,庄严而殊胜。供果摆在桃形粉红色果盘里,是儿子选的。龙眼、芒果,还有叫什么金桔的,糖果我也多没见过,摆得小山儿似的。我连说:“好!好!”儿子煞有介事地讲起供果的寓意:“龙眼,神眼;芒果,就是忙过,精进;桔子是甜蜜的结局。连起来就是用神念去修,就会有一个甜蜜结局。”我大笑,连说:“好!好!”

儿子也学过《转法轮》,很支持我修炼,我心里甜丝丝的。看我满意的样子,他也十分得意。剥了一块糖,含在嘴里,又去摆天地、灶神和财神的供品,直到大半上午。

吃过早饭,妻子就没闲着。菜单是几天前就列好的,放得住的菜,也是早一天前备好。十个菜,十全十美之意。鱼,绝不可少,连年有余嘛。其它的,像韭菜、芹菜等都是取“久财”、“勤财”,勤劳发财的意思。满满一桌,有几样儿还是平时没见过的,妻子倒了杯葡萄酒,我和儿子是椰汁。我们高高举起杯,同祝师父新年快乐。

午饭后,换新衣服。妻子把衣服递给我。我一瞅,内衣、袜子一码儿红。我不喜欢穿红,几年都不穿,她不是不知道,偏偏……见我不穿,有点生气了,好像不穿就会招来什么不顺似的,用不可抗拒的语气说:“本命年,谁不穿红?有不好的事就解了,穿!”本命年一定要穿红内衣,是当地的习俗,说是能解厄运。“解了?”这倒让我想起去年穿红裤头的事。

去年也是,非让我穿红内裤,说吉利。无奈,我穿了,结果年没过完,臀部发痒,起一片小疙瘩,我一瞅,整个臀部都是粉红色,吓我一跳。后来才意识到是内裤掉色染的,干脆扔掉,才几天就忘了。妻子也笑。儿子一旁帮腔:“我爸不穿就不穿吧,他有师父保护。”妻子便也作罢,还自言自语:“那是从大超市买的呀,怎么还掉色呢?”一边还憋不住“吃吃”地笑。

晚上的日程,儿子安排得妥妥当当。问我看神韵的时间,这是要留出来的。妻子包饺子,他则负责搬出烟花礼炮,看别人家放。

自从网上能看神韵,每年我都提前半小时把台调好,等待那精彩的一幕。

七点,大幕拉开。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故国神州。当初,我们随主佛来到人间,朝朝代代,演绎着一个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铺垫着神传文化。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大幕落下,我仍陶醉于神韵的曼妙之中,感受着师父的无限慈悲,泪又出来了。直到儿子问我什么时候接财神,我才回过神儿。

儿子早把烟花和爆竹搬到外面。儿子问:“今年财神正北?”我说:“有德,哪个方向都有财。”我和儿子走出大门外不远,儿子放礼炮,烧纸,冲空中喊一声:“财神回家过年喽!”这就算把财神请回来啦。

财神请回家,妻子和儿子便给诸神上香、烧纸、磕头,我只拜师父。敬过神,就开始放烟花了。儿子让我点礼炮,他点烟花。第二、第三拨,我俩各点一个。随着礼炮在空中“咣咣”炸响,烟花弹也升上空中。儿子一边看,一边给我和妻子讲解,这个是“九龙闹空”,那个是“百鸟朝凤”,这个是……让人眼花缭乱,兴味盎然。最后一个最壮观,叫“重回大唐”,夜空璀璨,真是一片繁华。远处近处,“噼噼啪啪”,爆竹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的烟花,点亮了夜空。

人们在烟花和礼炮中欢笑,红魔烂鬼在炮声中遁逃化尽,这场过年的大戏驶入高潮。

妻子煮饺子了,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我们在彼此祝福中开启年夜饭。

——转载自【正见网

点阅:
散文:过年记事 (1)
散文:过年记事 (2)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水绕着山转,路顺着溪行,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疾驰。眺望远处,山重水复,路好像到了尽头,待到近前,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阳光倾泻而下,若是没有风,空气暖暖的,让人通体舒爽,使人想到造物主的恩赐,即便在严寒肆虐的日子。人和万物何尝失去他一刻的眷顾?
  • 又是一个冬日,大雪已过,天却未寒,只等此次风雨过后温度骤降。想来学生时代,对冬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期待。也曾附庸风雅地在雪落之时泡一壶茶,叹一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曾夜归之时自诩为“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想起曾经种种,不禁莞尔。
  • 儿时就经常老人们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时光已到了三九,北方的冬天也到了最冷的季节。儿时的记忆里这季节是滴水成冰,是我和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到冰湖上快乐的去滑冰的季节。而现在的天气却出奇的暖和,反常的令人惊奇、咋舌。
  • 沙坡如浪,无垠延伸远方,驼队像一幅油画,充满高昂,充满倔强,充满坚毅,肩负使命,一直向心灵那片圣洁美好彼岸前行、前行……面对任何干渴、饥饿、狂沙、酷热、严寒,都不会犹豫和倒下!
  • 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堪称天子骄子,而从大学毕业的珉茹进了当地县城最好的高级中学任教,那时教师是让人无比尊敬的职业,更何况是重点高中的教师呢。那时的她,工作稳定,面容姣好,于未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憧憬。曾经以为,她的人生会一直守着这三尺讲台,直至退休。
  • 绘画《乡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网)
    一碗鸡汤泡面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此时暮色已经降临,烟花在空中频频绽放,我看到父亲推出了自行车,我知道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即便是一道阳光,一缕炊烟,甚至路人呵出的一口口“雾气”,也会让人心底生出一丝暖意来。叫人不由得想起简陋的屋子里“呼呼”燃烧的火炉,想起穿着单薄围炉取暖的人们那惬意的谈笑。 你会不自觉地想到诸如生机、光明和温暖之类的字眼,那是能够叫人生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美好事物。
  • 看来,那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应该改成“上天言实事,下界无欺瞒”才好。没有欺骗,人们才会真诚相待,才会友善,才会宽怀包容,社会不就平安祥和了吗。这正是:大法传世人心归正,春风吹拂万物复苏。
  • 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