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新竹报导)位于新竹县北埔乡的水磜社区,以其丰富的客家文化和自然资源闻名。如今,在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徐美玉的带领下,一群长者组成的大龄团队,正以创新与坚持推动社区营造,为水磜社区开启一条充满活力的新道路。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凭借着大家对土地的热爱与投入,社区逐步打造出独特的产业,让社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草为宴:从艾草开始的转变
水磜社区的转变,始于2020年“微笑社区计划”。当时社区正在寻找一种能代表水磜、同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作为计划主轴。刚接手社区总干事的团队成员苦思良久,最终决定从“艾草”着手。
“当初我们真的想破头壳,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一位社区长者回忆道。“后来我们发现,艾草在我们这里四处可见,而且是客家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很喜欢吃艾草做的粄食,于是就这样决定了。”
这个决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社区里没有人提供土地,甚至有人质疑:“这个路边到处都有,种这个干嘛?”然而,秉持着“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的信念,让艾草的种植成为一种生活体验。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社区开始发展与艾草相关的产品,从“艾草牛汶水”到“艾草麻糬”,再到艾草粉圆、艾草烧丸子、艾草奶冻等。艾草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甚至发展出艾草酒、艾草鸡酒、潮州艾草猪脚、艾草面疙瘩等特色料理。

“当时我们只是想要找一个和社区生活相关的产业,真的没想到最后能够发展出这么多产品。”徐美玉说。






大龄团队的热忱与坚持
水磜社区的大龄团队是这场变革的核心。这些长者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热爱土地,愿意学习新知识,将传统与创新结合,为社区带来新的气象。
“我们这群长辈,年纪大了,力气也不像年轻人那么大,但我们可以用经验和毅力来弥补,”一位团队成员笑着说。
除了艾草,社区也将目光投向其它传统作物,如孔红花、金勾子萝卜等。例如,他们将金勾子萝卜制作成风味独特的萝卜丝,成为客家粄食的绝佳内馅,这样的创新让水磜社区的产品更多样化,也吸引了更多关注。
“我们的愿景是‘风华水磜,客家之乡、三草为宴,金勾成钱、酸柑茶香,香檬陈韵、躬耕田野,风土为本、岁时为纪,文化生活’,我们一步步朝这个目标努力。”社区居民充满信心地表示。


感人的社区故事
在这条社区营造的道路上,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长者,即使年事已高,仍然愿意每日出勤,参与田间劳作,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坚持与努力,感动了年轻一代,也吸引了许多青年回乡,共同投入社区建设。
“有时候真的很累,但想到这片土地,想到这些长辈们还在努力,我们就不会放弃。”一位年轻志工这样说。
社区也开始将这份努力转化为更长远的计划。例如,他们计划让独居或居家的长辈们一起种植艾草,并将采收的艾草转换为照顾时数或费用,让长辈们不仅能参与社区活动,还能获得实质的回报。
“我们今年还会用盆栽和长辈做朋友,让独居或是居家的长辈一起种植艾草,”徐美玉说。“然后采收的艾草让长辈变成照顾时数或费用,这是我们目前规划中的一个新计划。”
这样的模式,不仅让长辈们找到参与感,还能帮助他们维持经济自主,让社区真正成为彼此支持的大家庭。



美丽愿景
在理事长徐美玉的带领下,水磜社区的大龄团队将继续发挥创意与韧性,持续发展“三草”产业。他们计划进一步开发更多与艾草、孔红花、金勾子萝卜相关的产品,提升社区的经济效益。
“我们不只是想做一个社区计划,我们想让水磜真正有一个能够长久发展的产业,”徐美玉强调。“这条路还很长,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同时,社区也希望透过更多的活动与外界交流,让更多人认识水磜,吸引年轻人回流,带动社区的新一波发展。
水磜社区的大龄团队,以无私的奉献和创新的精神,为社区营造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社区从土地走向餐桌,让传统与创新并存,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这条‘艾’的路程,没有容易可言,”社区的一位长者感叹道。“但我们坚持了,也看到了成果,这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他们的努力下,水磜社区正朝着“风华水磜,客家之乡”的愿景迈进,成为社区营造的典范,也成为一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家园。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