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过年记事(2)

作者:田语
“门对青山翠竹苍松千古秀,户环绿水鸟语花香四时春”,极符合老家居住环境。清 刘德六《 黄鹂桃花》。(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4
【字号】    
   标签: tags: ,

忙过小年,每天主要的活儿,就是忙做各种吃食,主角自然是妻子了。我主张简单、实惠、省时,想让妻子轻松点儿,可她并不买账,说怎么能破了祖宗的规矩?一脸的不屑。好像不做出一桌丰盛的菜肴,就不叫过年,也辜负了她的手艺,丢了她主妇的名分似的,自是忙而快乐着。厨房里,成天煎炒烹炸,香滋辣味,弥漫着一片欢庆热闹的气氛。

我和儿子扫灰。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储物的厦子,也要彻底清理。凌乱的,重新归类;没用的,能卖的卖,能扔的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扫完灰,就是买春联了。儿子很重视买春联,就像年轻人挑选新婚礼服,一定要我一起选。买春联很费周折,要挑词儿好的,字儿好的。其实,年年都这些,也只不过选选自己喜欢的字体罢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太难找。看过一家,又看了一家,儿子有些失望。说陈词滥调的,不是赞歌,就是发财,太假,太铜臭味儿。

问我以前过年的规矩。听我说以前的春联还自己写,直呼新鲜。有副联儿,“门对青山翠竹苍松千古秀,户环绿水鸟语花香四时春”,因为极符合老家居住环境,这副联语连续用了四五年都没换。

至于春条,编得就更随意了。一年,大哥给邻居老太太写的春条,现在还记得:“新春喜事多,猪太(因给小队喂猪,大伙称她“猪太太”)有吃喝,豆腐大卷子(馒头),成年可劲啜(指东西多,管够吃)”。在那个吃不饱的年月,只能在过年话里画饼充饥。队里分的一人二斤面,只够蒸几个上供的馒头,上哪“可劲啜”?“花子打板儿——穷欢乐”。现在想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正月初一拜年的时候,小孩子们成群结队,这家出,那家进,问过好,便是看年画,看春联,春条笑点最多,大伙儿念一阵,笑一阵,好不热闹。

儿子追问:“咱家谁写?”

“你爷爷啊,后来是你几个大伯写,我给扯对子。”

“就像古代书童那样吧?”我笑笑点点头。儿子津津有味地听着,无限向往。忽然,儿子想起什么似的,说:“明年咱家也自己写呗,就写:大法传世人心变好,人重德行善得福报了,多符合咱家呀!”

“好主意!词儿咱俩编,就这么定了!”我和儿子一路说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买好春联,腊月二十六,我和儿子就开始贴了。儿子抹浆糊,我贴。我趁机考他贴春联的来历。这自然难不倒他,反倒给我讲起过年的另一个版本。没想到,他知道的还不少呢。我挑个问题:“你喜欢鞭炮,那你说说邪党为什么禁止放鞭炮?”我估计,没点认识,真不大容易答上来。

儿子张嘴就来:“安全!”感觉不太准确,又补充说:“它做的坏事太多,怕人炸它。”我说,它是恐惧,不过还不够准确。

“那是环保?因为它老说污染嘛。”我摇摇头:“你说,现在从地上到天上,还有它没污染到的吗?有这样环保的?”

我见他有点疑惑,说:“邪党就是魔鬼,就是那个害人的魔兽,是它害怕呀!”儿子认可我的话。原来,放鞭炮就是驱除它啊。我们俩一边贴对子,一边谈着对年俗的认识,十分畅快。

“那我们得准备充足的火力,炸掉它!”儿子借机来了一句。还把“充足”二字咬得特别重。我知道他的小心思,想多买些鞭炮和烟花放。我笑道:“不需太多,二百(元)炮弹足矣!”我俩大笑。结果这小子买了不知几个二百,我也无话可说。

——转载自【正见网

点阅:《散文:过年记事 (1)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阳光倾泻而下,若是没有风,空气暖暖的,让人通体舒爽,使人想到造物主的恩赐,即便在严寒肆虐的日子。人和万物何尝失去他一刻的眷顾?
  • 又是一个冬日,大雪已过,天却未寒,只等此次风雨过后温度骤降。想来学生时代,对冬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期待。也曾附庸风雅地在雪落之时泡一壶茶,叹一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曾夜归之时自诩为“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想起曾经种种,不禁莞尔。
  • 儿时就经常老人们念叨: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时光已到了三九,北方的冬天也到了最冷的季节。儿时的记忆里这季节是滴水成冰,是我和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到冰湖上快乐的去滑冰的季节。而现在的天气却出奇的暖和,反常的令人惊奇、咋舌。
  • “在郊区有一块地,那真的很美好!”来春说。我似乎能听出这话里的得意。或许,在这片她小时候疯跑疯闹、捉鱼爬树、恣意成长的土地上,她能迎来中年的蜕变,重觅儿时无忧光阴。
  • 沙坡如浪,无垠延伸远方,驼队像一幅油画,充满高昂,充满倔强,充满坚毅,肩负使命,一直向心灵那片圣洁美好彼岸前行、前行……面对任何干渴、饥饿、狂沙、酷热、严寒,都不会犹豫和倒下!
  • 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里出来的大学生堪称天子骄子,而从大学毕业的珉茹进了当地县城最好的高级中学任教,那时教师是让人无比尊敬的职业,更何况是重点高中的教师呢。那时的她,工作稳定,面容姣好,于未来有着无尽的幻想与憧憬。曾经以为,她的人生会一直守着这三尺讲台,直至退休。
  • 绘画《乡村福音》,作者:方外。(明慧网)
    一碗鸡汤泡面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此时暮色已经降临,烟花在空中频频绽放,我看到父亲推出了自行车,我知道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众生皆可觉悟,只需一颗向善的心,便能开辟新生。这是一场灵魂的觉醒,是一场跨越苦海的航行。在师尊的引领下,我们穿越层层魔障,跨越魔障风暴,走向那片宁静祥和的净土。
  • 经历过黑暗中的挣扎,而今我能站在光明中守护信念。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黑暗,而是在黑暗中点燃微光,让它照亮更多人的内心。
  • 即便是一道阳光,一缕炊烟,甚至路人呵出的一口口“雾气”,也会让人心底生出一丝暖意来。叫人不由得想起简陋的屋子里“呼呼”燃烧的火炉,想起穿着单薄围炉取暖的人们那惬意的谈笑。 你会不自觉地想到诸如生机、光明和温暖之类的字眼,那是能够叫人生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美好事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