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屏东报导)2025年元宵节,屏东市林仔内三山国王庙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攑老爷文化祭”,现场炮声震天,烟雾弥漫,这场结合信仰、勇气与客家文化的盛会吸引了无数信众与摄影爱好者。其中,摄影家周永田亲临现场,以镜头记录这项传承数十年的珍贵民俗,让人们得以透过影像感受竹竿炮的震撼与虔诚。


竹竿炮的起源与信仰
林仔内三山国王庙,又名“三山古庙”,为来自广东揭阳河婆地区的客家移民于1948年建立。每年元宵节,庙方会举办“攑老爷”与“竹竿炮”仪式,以迎接三山国王、指挥大使与木坑公王圣驾。
竹竿炮的传统源于古时战争,当时客家人以燃放炮竹震慑敌人、驱邪避灾,后来演变为迎神仪式。信众会以竹竿缠绕鞭炮制作竹竿炮,让神轿在密集炮阵中穿梭,象征神威显赫,庇佑地方平安。
周永田提到:“这场仪式的张力与美感兼具,是台湾少数仍保留完整传统的客家庆典。透过摄影,我希望让更多人认识这项珍贵的文化资产。”


震撼场面 2500支竹竿炮燃爆林仔内
今年,林仔内的竹竿炮数量突破2500支,创下近年新高。信众们提前数周准备竹竿,在上面缠绕鞭炮,并绑上写有赞助者姓名的红色三角旗,象征对三山国王的敬意。
“攑老爷”文化祭当日,炮手们先行净身,准备迎接神轿。当神轿抬出庙门,竹竿炮点燃,轰炸声响彻云霄,火光四射,浓烟弥漫。信徒们手持竹竿炮,一边挥舞,一边让神轿在炮阵中来回穿梭,场面壮观。
在炮火的洗礼下,许多勇敢的信徒选择徒手接触炸过的竹竿,甚至赤裸上身象征对神明的敬畏与勇气。炸过的竹竿会被信徒带回家中,挂在门楣上避邪,或作为晒衣竿以保平安。



抹草仪式与信仰的净化
在神轿出发前,庙方还举行了“抹草”仪式,使用鱼针草(客家抹草)为神像与信众擦拭,祈求驱邪避灾。周永田说:“这种客家抹草,真正的名字有假紫苏、金剑草、土防风等,最通俗的称呼则是鱼针草。昔时,乡下人家外出,若不慎撞邪,回家后便会以这种药草沐浴,以驱邪除秽。”
抹草象征着净化与保护,信众们会用这些草叶擦拭自己,甚至带回家放置于门口,确保来年平安顺遂。


思薇特舞团 舞动传统与现代交融
今年的“攑老爷文化祭”除了震撼的竹竿炮仪式,还有一场充满视觉美感的表演 — 思薇特舞团带来的精彩舞蹈。他们身穿华丽的红色传统服饰,头戴金蓝色凤凰冠,手持羽扇,随着鼓乐翩然起舞。
舞团成员们以曼妙的旋转与高难度的队形变换,将客家文化与现代舞蹈元素完美结合,展现出既优雅又充满力量的美感。他们的舞步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文化祭增添了一份优雅与灵动。
“能够在这样的传统庆典上演出,是我们的荣幸。”思薇特舞团的成员表示,“我们希望透过舞蹈,将客家文化与民间信仰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文化资产的未来发展
随着竹竿炮仪式的声势逐年壮大,屏东市政府也计划推动“攑老爷文化祭”申请为地方文化资产,并透过学术研究与影像记录,让更多年轻世代能够参与其中。
林仔内的居民表示:“这项传统不能断,竹竿炮不只是烟火,而是一种信仰与文化的象征。我们会继续传承,让未来的世代也能感受到三山国王的庇佑。”
2025年的林仔内三山国王庙竹竿炮仪式,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画下完美句点。无论是炮阵中的神轿、炸裂的竹竿炮,还是思薇特舞团的优雅演出,都让人见证了台湾客家文化的多元与深厚。
这场结合信仰、勇气与艺术的庆典,将持续绽放属于屏东的独特光芒,也让这片土地的传统文化更加灿烂不朽。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