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2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屏东报导)在屏东佳冬六根村,每年春节过后,三山国王庙都会举办一场历史悠久、充满文化底蕴的祈福祭典——“拜新丁、新枝祭”。这场仪式承载着客家族群对生命延续的祈愿,并见证了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中不断演进。

百年福厂的历史见证
自1878年(光绪四年)起,三山国王庙就设立了一座特别的“福厂”作为仪式场所。这座已有147年历史的福厂,是台湾现存唯一仍采传统木造榫接工法搭建的福厂,不使用任何钉子,完美体现了客家工艺的细腻与智慧。目前,地方文化团体正积极推动其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希望能让这座见证世代信仰的建筑得以永续传承。

从“新丁”到“新枝”——祭典的时代演进
过去,客家长辈相信透过“拜新丁”,能让新生男孩获得庇佑,平安长大、易于抚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祭典名称改为“新丁新枝祭”,象征男女平等。“新丁”仍指男孩,而“新枝”则代表女孩。今年,共有15名新丁与10名新枝参与祭典,这项改变让这场百年传统更贴近现代价值观。
祭典当天,聚落内的17尊伯公(客家土地神)被迎请至福厂内,象征群神齐聚,共同护佑新生儿。新生儿的家庭则携带婴孩前来参拜,诚心祈求子女健康成长。



新丁粄——承载祝福的甜糯滋味
仪式后,家家户户准备“新丁粄”作为祭品,祭拜后分送亲友邻里,象征喜气与祝福。新丁粄以糯米为主,外观洁白细致,寓意“纯洁无瑕”,红色点缀则象征吉祥与福气。此外,家长们也会在家中设宴款待亲友,感谢大家对新生儿的祝福。

“看碗”——匠师巧手塑造的祭典艺术
除了新丁粄,最具视觉冲击的祭品莫过于“看碗”,又称“做碗”或“做五碗”。这是以猪的内脏与猪网油制作而成的牲醴供品,摆设于五个碗公之中。传统上,“看碗”的设计取决于艺师的巧思,除了早期必备的“五湖四海”——五个碗代表五湖、四个盘子代表四海,还需创作出各种具寓意的作品,展现职人精湛技艺。
今年的“看碗”作品包含:
“祥猪献瑞”——以猪肚塑造成祥瑞之猪,象征财富与福气。
“姜太公钓鱼”——巧妙利用猪气管制作钓鱼意象,象征机遇与智慧。
“凤鸣岐山”——以猪肝构筑山岳形态,代表祥瑞降临。
“同心协力”——运用猪心制作凤梨形状,取“旺来”之意,祝福家族繁盛。
“华佗神医”——由白饭塑形,象征健康长寿,与早期“多子多孙”的概念略有不同。
“看碗”的制作过程充满巧思,艺师需将内脏与咸菜、糯米结合,细致塑形。其成果不仅考验匠师的手艺,更挑战观赏者的想像力——因为最终呈现的样貌,有时仅能由熟知传统的人解读出其中寓意。





信仰与文化的延续
随着社会变迁,生育率下降与家庭结构改变,使这场仪式的规模与参与人数不若过去。然而,佳冬六根村的居民仍坚守传统,每年持续举办拜新丁、新枝祭,让这份信仰不因时间而消逝。
“我们希望这个祭典不只是对过去的怀念,而是未来世代能共同维护的文化资产,”当地居民如是说。
春福映照,愿新枝茁壮,这场穿越百年的祭典,不只是客家文化的缩影,更是台湾宗教信仰与社会价值演变的见证。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