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校园周边交通不及格 台立委、民团吁检讨

立委林月琴早上召开“学区环境改善全数不及格 民团呼吁3大面向不可缺通学环境调查”记者会。(宋碧龙/大纪元)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5年02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立委林月琴、靖娟基金会及多个交通改革团体10日举行记者会指出,国土署去年起推动的永续提升人行安全计划,并编列近48亿经费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但去年12月针对六都进行抽样,结果显示19间校园低于60分(及格标准),检核平均分为33.79,呼吁相关单位全面检讨政策内容,挺取民团意见。

基金会表示,整体不合格项目为,离开校地的通学路上仍无人行道、行人穿越道两侧视线常被遮蔽,及车道过宽现象;通学区与行穿线的预告标志及设置亦状况不佳,让用路人无法及时判断路况及看见行人,显见目前的改善状况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林月琴表示,民团调查显示,许多竣工项目仍未达到保护儿童通学安全的最低标准,呼吁国土署检讨计划执行的盲点,明确定义理想通学环境,并重新调整收案审查、执行检核与竣工验收等标准,详列具体的改善项目与应设置设施,让钱真正用在刀口上。

靖娟基金会执行长许雅荏表示,根据道安平台数据,去年1至11月已有1233名儿童发生行人交通事故。因此建议从道路基础工程着手,将校地周遭缩减车道、增加人行空间与照明、外推行人道,及加强车辆减速设施,改善行人与车辆视线,以提升安全性。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进会理事洪晨翊表示,校园周边仍存在动线安全不足、道路设计不良和缺乏管制设施等问题。车道过宽容易促使车辆加速,但主管机关未缩减车道宽度或设置减速丘,而是依赖测速照相,做法治标不治本。

台湾交通安全协会理事陈威丞指出,目前改善区域往往仅限于校园四周的道路,离开该范围后又回到无人行道可走的窘境。另外,在行人步行空间改善的预算执行项目中,并非为改善的优先顺序,如:非视线遮蔽的植栽修剪或绿化等。

台湾障碍者权益促进会副秘书长刘于济表示,透过这次调查,明确发现调查中的学校周边的无障碍通行设计非常不良。因此呼吁主管机关应该要整体设计,不要逼迫轮椅使用者走慢车道。

还路于民行人路权促进会代表赖宣佑说,地方政府和国土署确实有让校园周遭的人行道变宽变得更好行走,但希望能移除行穿线附近的障碍物,避免阻碍用路人视野。但也发现部分工程改善后的车道变得更宽,且人行道拓宽后却出现餐车擅自占道,让交通改善效果打折。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