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唐诗(24A)
第二十四课
一、萧史凤,宋宗鸡(八齐)(选自《声律启蒙》)
熊对虎,象对犀。
霹雳对虹霓。
杜鹃对孔雀,桂岭对梅溪。
萧史凤,宋宗鸡。
远近对高低。
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
杨柳和烟彭泽县,桃花流水武陵溪。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熊对虎,象对犀:象指大象;犀指犀牛。例句:
虎符中禁授,熊轼上流居。 唐‧武元衡《送邓州潘使君赴任》
秋风逐虎花叱拨,夜雪射熊金仆姑。南宋‧陆游《独酌有怀南郑》
犀皮拥青橐,象齿饰雕弓。 唐‧李峤《饯薛大夫护边》
雨声犀角枕,月色象牙床。 南宋‧陈允平《香奁体》
2. 霹雳对虹霓:霹雳,①响雷,迅雷。②形容行动迅疾,且声威浩大。唐‧王维《老将行》:“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③形容令人震惊的消息(晴天霹雳)。|虹霓,霓虹。雨后天空的彩虹或彩霞。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唐末‧齐己《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3. 杜鹃对孔雀:本文指的是杜鹃鸟。又名“子规[1]”。在古诗中如果提到“子规啼”,都略带悲伤。所以我们在创作中运用杜鹃鸟叫声这个场景或背景时,要注意。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唐‧韦应物《子规啼》:“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邻家孀妇抱儿泣,我独展转何时明。”等等;杜甫的《子规》诗,这节课会学习。
孔雀岂知牛有角,杜鹃还识帝遗魂。 明‧沈周《题杜子美像(其二)》
4. 桂岭对梅溪:桂岭,一说是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其实不是,在古代,凡多桂树的山岭都可称桂岭。唐‧杨衡《送人流雷州》:“腊月雷州雨,秋风桂岭花。”诗中的“雷州”在今广东省湛江市。唐‧戴叔伦《送孙直游郴州》:“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郴州在湖南省。北宋‧黄庭坚《到桂州》:“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诗中的“桂岭”在广西的桂州。而桂州与贺州的直线距离有两百多公里。类似的例子在古诗中非常多。究其原因,桂木在古代属于较珍贵的木材;桂花可做香材,可入药等等用途。在山岭中种植桂树,第一可以提高当地百姓收入。第二每到黄历八月,桂花盛开,十里飘香,能吸引文人墨客的光临,提高当地的名气和旅游方面的收入。因此,长江以南,在古代,用心的地方官员就会利用地理优秀引导百姓种植桂花树。|梅溪,溪边植有梅花树,都可称之为梅溪。
梅溪正月千枝艳,桂岭中秋十里香。 (朝晖 原创)
5. 萧史凤,宋宗鸡:萧史,春秋时期秦国人,善于吹箫。他教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两人结为夫妻,他们吹箫能引来凤凰祥集。秦穆公建造凤台给他们居住。后来萧史与弄玉修仙有成,乘凤凰飞走了。典故出自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2]。唐‧沈佺期《凤箫曲》:“昔时嬴女厌世纷,学吹凤箫乘彩云。含情转睐向萧史,千载红颜持赠君。”“吹箫引凤”的成语亦出于此。
宋宗,指宋处宗,东晋时期的兖州刺史。他曾偶然间买到了一只打鸣声悠长的鸡。把它装在笼子里放在窗前,过一段时间之后,鸡竟然学会了说人话,并且还有一定的道理。宋处宗经常与鸡交谈,学问居然有了长进。事见北宋‧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一》记载[3]。古诗文中常见用“鸡窗”指读书窗或书房;也有用“谈鸡”来指此事,典故均出于此。
引凤还须萧史凤,谈鸡莫若宋宗鸡。 (朝晖 原创)
6. 远近对高低:远近,①指距离长短。②指关系的亲疏。|高低,①高处与低处,比喻地势不平坦。②优劣。
远近常时皆药气,高低无处不泉声。 唐‧方干《送孙百篇游天台》
7. 水寒鱼不跃,林茂鸟频栖:大意,天气寒冷时,鱼儿不再跃出河面。鸟儿常在茂密的树林中栖息。
栖,读音“西”。《康熙字典‧栖》:“《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西。(齐韵)”|跃,读音“药,入声。”
8. 杨柳和烟彭泽县:彭泽县,陶渊明曾担任过彭泽县令;他是江州寻阳人(今江西九江市),在自己家门口种了五棵柳树,号“五柳先生”。
上联大意:(暮春时节,风和日丽)彭泽县的杨柳在轻烟中随风摇摆。
9. 桃花流水武陵溪:大意:武陵溪边桃树的桃花盛开,流水带着落花远去。(“武陵溪”一说在湖南常德,是陶渊明作品《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地方。)
10. 公子追欢,闲骤玉骢游绮陌:大意,贵家公子寻欢作乐,骑着骏马在风景如画的郊野游玩。
“骤”指纵马疾驰。“玉骢”指骏马。“绮陌”①绮丽的街道。唐‧元稹《羡醉》:“绮陌高楼竞醉眠,共期憔悴不相怜。”②风景如画的郊野。明‧江源《客怀(其一)》:“闲过绮陌寻高寺,悔别青山忆旧溪。”
11. 佳人倦绣,闷欹珊枕掩香闺:大意,闺中女子绣花累了,关上房门倚靠在珊瑚枕上休息。|闷欹(音奇),“闷”静默。“欹”斜靠。|珊枕,用珊瑚制作的枕头。
二、六首押“八齐”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1. 田家即事 唐‧储光羲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馌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注释:①桑柘(音这,去声):桑木与柘木;这两种树的叶子都可以养蚕,吐丝,用于织布制衣。因此“桑柘”可泛指农桑。②蘸(音战,去声):浸润。过去桑树常种植于河堤、湖堤边上,以水滋养。故称“水蘸堤”,其实是以水来滋养桑柘。③不妨:可以;不妨碍。|犁,泛指耕种农田。这些农田在河堤旁。④高机:古代的织布机有一种带有高吊架,用脚踏的机器。故称。⑤卧蚕子:蚕的形状类似蚯蚓,无法直立,所以也称为卧蚕;“卧蚕子”即蚕丝。⑥下坂(音反,上声):去坂田(坡田)干农活。⑦饷馌(音向叶):给田间送饭。“饷”古音读去声。“馌”是入声字。两个字是近义词,都是指给田间耕作的人送饭。⑧杏色:金黄色的杏子。⑨羊酪(音洛,入声):用羊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奶酪。因为制作中有一个发酵的过程,要几天时间,故称“羊酪熟”。⑩麦凉浮垄:麦田凉风吹拂,麦浪浮沉。⑾雉(音纸,上声)媒:也称“驯雉”,野雉经过驯化,用于诱捕鸟类。⑿生时乐死:不管生与死,都保持乐观的心态。⒀皇天:上天;苍天。⒁储:读音“除,平声”。《康熙字典‧储》:“《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陈如切《正韵》长鱼切,音除。(鱼韵)”
全诗大意:河水浸润着河堤,堤上种满了桑树及柘树;今天天气晴朗,虽然已经接近傍晚,晚风轻拂,但不妨碍农民耕作河堤旁边的田地。白天农妇在家中用高机编织蚕丝,傍晚还要给下农田干活已经饥饿的丈夫送饭。村外杏树林结满了果实、农民家中制作的羊酪都已经成熟;麦田凉风吹拂,麦浪浮沉,上面有驯雉低飞。人的一生都由命运决定的,不管是生与死,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顺应天意,坚定信念,不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古人诗评:唐代著名的诗僧和诗论家皎然在《诗式》中评曰:题有“田家”二字,自应切“田家”起,发句(首联起句)如桑柘悠悠,而水又蘸堤,分两层摹写田家之景、晚风晴景;此时不妨耕犁;写景兼写事,妙能得神(妙在描写极为传神)。颔联上句织,下句耕。颈联写景一句高,一句低,细腻风光(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风景),落句(尾联)言皆由命。见生时乐死且不必问,盖皆任之于命,己之志不可惑也。[品]疏野(旷达且贴近自然)。
三、附注:
1. 《昭明文选》卷四,西晋‧左思《蜀都赋》,唐‧李善注引《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2. 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3. 据北宋‧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三十一》记载:“宋处宗甚有思理才,常买得一长鸣鸡,爱养之甚,至恒笼盛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语,极有言思,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遂大进。”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