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阳光如何提升能量?抓住最佳时机晒太阳!

正在享受日光浴的夫妇。(Ala Skazava/Shutterstock)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大纪元2025年01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施嘉韵编译报道)许多人为了预防皮肤癌而躲避日晒,但这样可能会错失阳光带来的多种健康益处,例如改善心理健康、增强免疫功能,以及降低罹患慢性疾病(如癌症)的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享受阳光好处的同时降低其风险呢?答案在于了解阳光如何影响我们的细胞运作。

重症监护及内科专家罗杰·谢威尔特医生(Dr. Roger Seheult)曾用阳光帮助新冠重症患者康复,他分享了他对阳光治疗效果的深入见解。

阳光如何预防疾病?

谢威尔特医生指出,适当的日晒可以降低癌症风险。他引用瑞典一项研究的结果:这项长达 20 年、涵盖 30,000 名女性的研究显示,避免日晒的女性死亡率是高日晒女性的两倍。

此外,阳光的红外光谱,尤其是近红外线(Near Infrared,NIR),对健康有显着益处,因其能提升细胞的能量生产效率。

阳光与维生素 D 的关系

日晒能刺激人体生成维生素 D,而维生素 D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研究显示,维生素 D 水平充足的人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的风险较低,病死率也相对较低。

整合医学专家杨景端医生指出,维生素 D 缺乏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关联。他表示:“在我接诊的患者中,无论是慢性疲劳、抑郁、焦虑,还是失眠,95% 以上的人都有维生素 D 缺乏的问题。”在美国,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也相当普遍。根据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约24%的美国人口维生素D水平不足。在新西兰,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根据一项针对纽西兰成年人的研究,约5%的人口有维生素D缺乏问题,另有27%的人口存在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

近红外线:细胞健康的关键

人体细胞内的线粒体是主要的能量生产中心,但在能量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氧化压力,可能引发糖尿病、心脏病、阿兹海默症和癌症等慢性疾病。

谢威尔特医生解释,近红外线可以渗透皮肤,促进线粒体内的褪黑激素生成,这种激素能减轻氧化压力,相当于为“过热的引擎”降温。他强调,透过近红外线自然生成的褪黑激素效果远胜于服用补充剂。

人工光源能替代阳光吗?

对于难以获得充足自然光的人来说,人工生成的红光或近红外线光疗(Photobiomodulation)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研究表明,光疗可促进愈合、降低发炎,甚至对认知障碍患者有所帮助,例如改善睡眠、情绪、精力,并减少焦虑。

如何安全地晒太阳?

虽然阳光具有预防疾病的潜力,但过度曝晒也可能带来风险,例如晒伤可能引发 DNA 突变,进而导致皮肤癌或皮肤老化。因此,学会在合理的防护下享受阳光至关重要。

最佳的日晒时间

  • 日出与日落:适合每天日晒 20-30 分钟以获取近红外线,这对细胞健康和抗氧化有益。不过此时紫外线较弱,因此维生素D的生成效果可能较低。
  • 正午日晒:正午阳光中的UVB辐射最强,这是人体生成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深肤色人群因黑色素浓度较高,确实更能抵御UV辐射,但长时间曝晒仍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因此,无论肤色深浅,正午日晒需限时,通常10-15分钟即可,且应避免晒伤。

穿着与防护

  • 穿透光性较高的布料(如棉质或聚酯)可阻挡有害紫外线,同时允许近红外线进入。但遮盖力强的衣物(如紧织牛仔布料)会减少近红外线的穿透,因此选择合适的材质与密度很重要。
  • 根据美国犹他大学建议,选择浅色、密织衣物,能更有效保护皮肤。不过在炎热气候下需要确保其兼具透气性。

防晒用品选择

  • 广谱防晒霜:可同时防护 UVA 和 UVB。
  • SPF 值:建议日常使用至少 SPF 30 的防晒霜,长时间户外活动时可选择SPF 50以上的防晒霜,并需定时补擦(约每2小时一次)。
  • 适合肤质:选择能调节皮脂分泌的产品,特别是干性或油性皮肤。建议选用不含香料和致痘性成分的防晒产品,以降低刺激。

总结

阳光不仅能改善心理健康和提升免疫力,还能帮助预防慢性疾病。但在享受阳光时,掌握适当的时间和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乔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