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肖婕澳洲悉尼编译报导)悉尼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反犹太袭击案件可能是有人受雇所为。
在悉尼东区发生的一起纵火案中,一名嫌犯告诉警方,他之所以行凶,是因为自己欠债而使家人受到威胁。这一发现支持了新州警方最近提出的犯罪组织与近期反犹攻击浪潮有关的看法。
法庭获悉,在调查悉尼反犹袭击案中,嫌犯芬尼根(Guy Finnegan)告诉警方,他纵火焚烧邦岱(Bondi)一家啤酒厂是因为自己欠了毒品债,并且受到了生命威胁。
去年10月,芬尼根涉嫌在邦岱放火焚烧科里·刘易斯(Curly Lewis)啤酒厂,他告诉警方,有人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他是被胁迫的。
这一披露包含在提交给法庭、双方都认同的事实陈述中,为人们认识悉尼一些反犹袭击事件的动机提供了新视角。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导,新州警察总长韦布(Karen Webb)说,正在调查这些袭击案件的警察认为,犯罪分子可能是受到了黑社会组织的雇用,实施袭击,以换取报酬。
“我们可以向法庭提供一些现有信息,表明他们是受他人指使的,”她说。
去年10月,31岁的芬尼根在案发后第二天被警方逮捕,当时他试图藏在自家屋顶上,口袋里还装着2克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
这名来自萨瑟兰郡(Sutherland Shire)的失业男子有大量犯罪前科,面临37项指控,其中包括偷窃山地自行车在脸书交易市场(Facebook Marketplace)出售。
他已承认纵火损坏公司财产的控罪, 并被判入狱10个月,这是其18个月总刑期的一部分,其它罪行包括藏有毒品及盗窃。
据澳洲广播公司了解,他没有向自己的律师或警方透露他欠了谁的毒资。
他的同案被告、37岁的班托夫特(Craig Bantoft)的案件细节显示,这两人都希望得到赏钱。
班托夫特周三在韦弗利(Waverley)法庭对同样的指控认罪。
监控电视显示,在邦岱酿酒厂的前门台阶上,这两人一起点燃了火焰,然后逃之夭夭。
一分钟后,大火自行熄灭,但给该企业造成了6.5万澳元的损失。
在班托夫特的案件中,向法庭提交的事实陈述中有他和芬尼根在加密应用程序Signal上发送的短信,两人似乎是在接受一个化名为“詹姆斯·邦德”的人的指示。
事件发生后,班托夫特给芬尼根发短信:“你和詹姆斯谈过了吗?”
芬尼根随后向班托夫特转发了一张来自“詹姆斯·邦德”的愤怒短信的截图,“詹姆斯·邦德”怒斥这两人搞砸了纵火事件。
警方正在调查邦岱啤酒厂的纵火案是否与该区科勒维斯街(Curlewis Street)的一家犹太熟食店的案子有关。
班托夫特会于3月5日被判刑。
澳洲联邦警察(AFP)正在调查是否有外国势力收买当地罪犯实施袭击,但新州警方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警方尚未查明邦岱啤酒厂纵火案幕后黑手的身份。
到目前为止,新州警方珍珠突击组(Strike Force Pearl)已经针对反犹太主义案件以59项罪名起诉了9人。
责任编辑:岳明
了解更多澳洲即时要闻及生活资讯,请点击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