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有备无患 日本家庭避难包必备这些物资

文/王佳宜

日本的超市内售卖的防灾储备品。(王佳宜/大纪元)
人气: 5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多发的国家。自然灾害难以预防,家庭层面做好应急准备非常重要,准备得越充份,灾难来临时受到的伤害就越小。

提前做准备

灾害发生后,电力、供水、燃气以及物流等,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一般民众通常习惯储备3天的饮食。日本政府要求,如果是住在高层公寓,比如港区(东京都高层楼聚集地),必须储存7天左右的物资,以便维持到水、电以及燃气等恢复正常为止。

物资储备可以选择一些平时喜爱的食物,以及爱喝的各种能量饮料等,采取“滚动式”消耗,先吃临近消费期限的食品,再将消耗掉的食品补充上,这样可以保持食品的保质期。详情参照这里

另外,再准备一个“随身包”,因为发生灾害时可能会不得不前往避难场所生活。考虑家庭成员结构,准备好所需要的最低数量,并放置于避难时可随时取出的地点保管。为了有备无患 ,家庭成员也可以分开准备避难用品,一旦走散也可以保证自身的基本生活。

个人重要物品:紧急避难时,很有可能因为电力、网络瘫痪,手机、云端无法使用,而回归到最传统的纸本证明。把身份证、健康保险证、户籍本复印件、养老金手册、驾照、存折等重要物品,放进有密封功能的夹袋中;另外备好纸币现金或零钱、印章、家庭照片,并准备好与家人联系的方式等。

便携式收音机:最好准备小型轻便,可以收听AM和FM两种波段的收音机,并多准备一些备用电池。

应急饮食,包括水、即食米、罐头、饼干、朱古力等,或不用生火加热也可以食用的食品 。如果家里有婴幼儿,不要忘记为婴幼儿准备液态奶、尿片、清洁棉等。

便携式炉具:燃气罐以及固体燃料。

手电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人准备一支,以及备用电池和灯泡。

安全帽和防灾头巾:根据个人的头部大小尺寸,准备合适的安全帽或防灾头巾 。

医药品:正在服用的药物、胶布(创可贴)、伤药、绷带、肠胃药、止痛药、退烧药、感冒药、眼药水等。

工具类:用于救灾的锯、绳索、多功能开瓶器、小刀等。

其它生活用品:睡袋、洗换衣物、盥洗用品、手套、毛巾、纸巾、湿纸巾、雨具、打火机或火柴、胶袋、女士生理用品、一次性餐具、蜡烛 、哨子、紧急通讯录等 。

大容量的背包式随身包在商场及网络电商都可以买到。准备好在避难处可能需要的物品后,称一下重量,确保自己能背得动。

避难所生活

离开自己的家前往避难地点生活可能会有诸多不便。在不习惯的地方进行集体生活可能会因压力或过度劳累而导致身体不适,尤其要留意家中的老人与孩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

日本帝京大学对东日本大地震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以受灾严重的宫城县石卷市为例,在与灾害相关死亡个案当中以呼吸系统疾病为最常见直接死因,当中以肺炎导致的死亡占大多数,其次是心血管疾病。

车中避难

灾害发生时,也会有被困在车里的可能性。在车中避难比在避难所生活,能更好地保护私隐。不过,长时间在狭窄空间中保持同一坐姿,可能有患肺栓塞的风险,导致心脏承受急性严重压力,危及生命。在车内避难,也有因忘记换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因此,需要注意:

●多活动身体,比如尽量抬起小腿、活动脚趾等;

●补充水分;

●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使用车内冷气机时,也要开窗换气。

●在停车时和其它车辆保持充份的距离。

平时保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为突如其来的灾害做好准备,当灾难来临时,就能为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与生活多提供一份保障。@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张晓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