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欣文加拿大温哥华采访报导)2025乙巳蛇年将至,华人朋友们少不了和亲朋好友聚餐欢庆,那么逢年过节怎样才能吃得开心又健康呢?为此,大纪元记者专访了加拿大卑诗省注册高级中医师、香港注册中医师孔庆礼博士。
孔庆礼博士在香港和加拿大两地拥有超过14年中医临床经验,他对读者有如下建议。

一般人群要注意以下两点
1. 三餐“定时定量”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不小心吃多了是最常出现的情况。孔庆礼博士提醒,“无论什么食物吃太多都不好,过量都容易出问题。就好像健康的饭、面等等,吃得太多都会食滞(积滞、不消化),这个饮食积滞其实未必与食物种类有关,不关(食物)种类的事。
孔博士的第一个建议是:三餐要“定时定量”。“吃的份量要”迁就“身体需要”。
也就是说,要因应每个人可以承受的程度,不要吃得太多。同时,三餐还要“定时”。中医所说的脾胃,其实是掌管整个消化的功能。如果三餐做不到“定时定量”的话,脾胃就很可能无法按照常规去消化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就有机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胃会顶着、胀着不舒服,甚至会呕吐,又或者吃得太杂使肠胃承受不了而出现腹泻,诸如此类等。
2. 避免摄入过多难消化或容易“上火”的食物
孔博士的第二个建议是:要小心贺年食品更容易“食滞”或“上火”。
这是因为古时候农业社会时期,物质条件不那么富庶,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里所谓的“吃一餐好的”,其实最简单只是“吃得饱”。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贺年食品,有时未必真的好吃,但却会很饱腹。比如深受大众喜爱的粤式甜点“煎堆”,又做“麻团”,因在粤语发音近似“尖堆’,有堆积、圆满的象征,因此在年节时常被视为吉祥点心。煎堆大多是用糯米做的,吃多了就很容易积滞;又比如年糕也是糯米制成,芋头糕的芋头本身也是很难消化的。诸如此类食品,如果吃得多了的话,都会比较难消化。
除了“食滞”和“消化不良”之外,煎堆、油角这类煎炸食物,还容易导致“热气”,就是大家常说的“上火”。这些油炸食物会让脾胃有热,会使身体出现一些症状,较轻的如口干舌燥,严重的可能会使面部长疮,喉咙痛、长“痱滋”(口腔溃疡),又或者大便会干结,诸如此类,都属于“热气”的症状。
病患或孩童要格外注意控制饮食
1. 糖尿病人尤要注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有些朋友会说,这餐吃得太饱了,下餐少吃或不吃就行了。也有些人为了晚上吃大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留着肚子。孔庆礼博士认为这样其实是不可以的。因为每个人的消化功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天分做三餐,甚至更多是有原因的,因为每个人脾胃的承受程度都不同,所以要因应每个人的状况去吃。偶尔一餐吃太多,下餐不吃,理论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脾胃功能紊乱,甚或导致其它身体不适的情况出现。
孔庆礼博士特别提醒,糖尿病人更应在节日期间保证三餐“定时定量”。这是因为西医使用的降血糖药物,很多时候需要因应血糖的高低去做调整。如果三餐不定时,降血糖药物又没有即时调整,很容易造成血糖波动。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有时未必是即时的,但是低血糖往往就会有很多即时的问题出现。比如出现一系列症状,可能会头晕、冒冷汗、作闷作呕,甚至可能突然间晕倒不醒人事(昏迷不醒),这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此,糖尿病人应特别关注节日期间的饮食健康。
2. 小童更易出现“食滞”
孔博士表示:一般来说,大人的自控能力都会比较好一点,但是小朋友往往特别容易在节日期间出现‘食滞’。因为不仅是他们自己不知道饱饿,有时候他们的家人可能都会以为,他们不够饱,就不停地要他们吃,小朋友自己又不太知道,就很容易饮食过量。
他提到了在问诊中的一些经历。比如有些小朋友来看诊,看到他吃得饱饱滞滞的,就开些消滞药给他,谁知道他原来饱到一个点太饱了,其实基本上他稍微走动一下,就走来走去就会呕吐,所以有时候直接在诊所就吐出来了。
如何处理“食滞”
如果发生了“食滞”,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孔博士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处理脾胃积滞的问题,中医讲要行脾胃的气。一些食物,譬如萝卜,是可以起到行脾胃的气的作用。又或者是陈皮,也可以用。
不过,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中医概念中,药物和食物的界线不是很清楚,有时很难准确界定,究竟哪个是药物,哪个是食物。譬如说陈皮,其实是一种中药,但是食料里面都可能会用到。所以不管是药物也好,食物也好,用对的方法最重要。
脾胃积滞,就会用一些健脾和消食的食物或药物来解决。陈皮、山楂、麦芽或者萝卜,用来煲茶,都可以起到消“食滞”的效果,但也会因人而异。例如山楂它是擅长去消一些肉食的积滞,而麦芽它是擅长去消一些面食的积滞,所以是因人而异的。
孔博士提到:“有一种叫做‘莱菔子’的中药,其实是萝卜的种子,有行气消滞的作用。还有就像一些神曲、鸡内金这一类的消食道导滞的药物,我们有时候在食滞的病人中使用。”
对新年饮食的温馨提示
在采访的最后,孔庆礼博士给大家提供了几点新年聚餐建议:
首先,三餐“定时定量”很重要
孔庆礼博士指出,过新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大家一起聚一下,开心吃一顿饭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注意自己可以承受的程度。如果一定要大鱼大肉,可能自己稍稍去控制一下。此外,“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可能不能吃某些食品,可能会出现过敏,或者有些人不耐受某类食物,例如出现乳糖不耐,或者麸质过敏等,因此要知道自己身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应该吃。过年的时候吃得健康一点,才可以开心过节。
其次,节日饮食 宜以清淡为主
一般来讲,华人比较多吃中餐,如果是吃西餐,一是要注意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因为西餐有比较多未经煮熟过的食物,例如沙拉,这些生冷的食物,都会影响到脾胃的运作,容易造成脾胃虚寒。另外还要注意,食用牛排等太过肥腻的食物,可能会让脾胃食滞(消化不良)。还有一点是香料方面,从中医角度来说,带有香味的一些芳香性质的物质会比较辛燥一些,所以容易燥热。孔庆礼博士建议,节日饮食,清淡为主。如果吃西餐,有时候没有办法避免的,唯有吃少一些,控制食量。否则的话,如果你的脾胃承受功能没有别人那么好的时候,就很容易会食滞了。
第三,平时也要关注饮食健康
孔庆礼博士提醒大家,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只是逢年过年要注意,平时都要特别注意三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太寒太热太辣的东西,尽量不要吃太多,太难消化的东西更要适可而止。
第四,保持运动和情绪开朗是顾护脾胃功能的重要方式
消化功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一个人做运动做得够不够?如果运动不足,人不动的话身体的脾胃都不会动,所以这个都会是一个因素。此外,情绪压力都会影响消化。中医所谓的“肝气郁结”,会让脾胃出问题,出现肝气犯胃或者肝脾不调的情况。当我们压力大的时候,引致肝气的郁结,都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所以要保持情绪开朗,不要给太多压力影响自己,这个都是顾护脾胃功能的重要方面。
孔庆礼博士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以上的建议,在喜庆的新年期间食得开心又健康。◇
责任编辑: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