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小曼编译报导)据NZ Herald 媒体1月14日报导,全球最低税制的实施可能让新西兰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困境,尤其在初期阶段。
自1月1日起,若总部设在境外的跨国企业新西兰子公司或大型新西兰跨国企业在过去四年中有两年收入超过7.5亿欧元(约13.8亿新西兰元),则必须在其运营地缴纳至少15%的公司所得税。然而,随着川普1月20日再次担任美国总统,这一税制的全球推行或将面临阻碍。
2021年初,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 (Janet Yellen) 倡导全球最低公司税率,以遏制跨国公司“比价避税”现象,重建美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然而,尽管耶伦和拜登政府支持该计划,却仅停留在原则性同意阶段。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多数欧洲国家及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已签署并立法推行该制度,但川普回归白宫后,对多边合作的兴趣不高,或将倾向对推行特别税收措施的国家采取贸易制裁与关税措施。
新西兰与多个国家通过经合组织 (OECD) “支柱二”规则,旨在防止公司将利润转移至低税区。该法案由上届政府通过,现任税务部长西蒙.沃茨 (Simon Watts) 也表示支持。自今年起,新西兰收入规模最大的跨国公司需确保在其运营地缴纳至少15%的公司所得税,若某地实际税率低于15%,需补缴差额税。然而,由于新西兰现行公司税率已高达28%,从外国跨国公司新西兰子公司中获得的额外税收将十分有限。
跨国会计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新西兰税务合伙人刘珊迪 (Sandy Lau) 指出,新税制要求企业提供此前从未收集的数据,合规成本非常高,而新增税收收益却微乎其微。税务局(IRD)预计每年新增税收仅2400万新西兰元,但系统建设成本将高达1100万新西兰元,每年运营费用需300万新西兰元。
尽管如此,即使新西兰未实施这些规则,当地跨国企业的子公司也可能因其他国家的推行而面临合规要求,影响难以避免。然而,川普政府是否会对该制度持反对立场仍存不确定性。对于新西兰而言,这场全球税制变革的成本与收益权衡将成为未来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挑战。
责任编辑: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