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袁世钢台湾台北报导)国立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张耿崚的研究团队,以海洋微藻与农业废弃物研发出生物塑胶,在8分钟内萃取微藻蛋白质,利用废弃香蕉假茎,增加生物塑胶薄膜的延展强度与伸长率,可促进永续循环经济、为农业创造新的附加价值,获第十五届IIIC国际创新发明竞赛金奖。

张耿崚表示,地球正面临严重的塑胶污染危害,每年约有3,800万吨塑胶废弃物进入海洋,研究团队研发出环保减碳生物塑胶,采用可再生资源制造,且可自行分解。团队提出一种有效且可扩展的微藻蛋白萃取方法,在8分钟内可完成萃取,萃取效率达73.38%、蛋白质纯度为86.45%。
而为了增强该生物塑胶的机械性能,张耿崚指出,研究团队也使用各种填料测试生物塑胶薄膜的配方,结果发现使用农业废弃物香蕉假茎粉作为填料的薄膜,表现出7.08 MPa的拉伸强度和15.60%的伸长率,显示农业废弃物增值的潜力。
张耿崚强调,以香蕉假茎制造生物塑胶,不仅能减少农业废弃物,也能活化农村经济,更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而海洋中的微藻易于培养且生长速度快,应用层面也相当广,涵盖药品、化妆品、食品及动物饲料的生产等不同领域,结合二者所生产的环保减碳生物塑胶材料,作为传统塑胶替代品的可行性高,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第十五届IIIC国际创新发明竞赛”以环境保护为主轴,涵盖能源效率、减碳、生物技术及智慧生活四大主题。参赛队伍来自12个不同国家(台湾、日本、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泰国、美国、俄罗斯、摩洛哥、秘鲁、厄瓜多及西班牙),超过447项杰出发明参加,这项创新研究成果荣获金奖。◇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