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张原彰台湾台北报导)立法院10日举行全院委员会审查《宪法诉讼法》覆议案,后又改开院会,举行记名投票表决,在蓝白人数优势下,最终以62票:51票,否决行政院所提《宪诉法》覆议案。对此,总统府表示,总统赖清德会在收到咨文后,在合法合宪前提下,审慎评估所有可能的救济手段,守护民主自由宪政体制。




立法院会去年12月20日三读通过《宪法诉讼法》部分条文修法,规定大法官未达15人时,总统应于2个月内补足提名。另外,参与评议的大法官人数不得低于10人,作成违宪宣告时,同意违宪宣告的大法官人数不得低于9人。
由于15位大法官中,有7人任期已于2024年10月底届满,总统依法提名的7位大法官人选,立法院也于去年12月行使人事同意权时,全部投票否决,外界忧心新法上路后,参与评议的大法官人数会因为低于法定人数,而无法作成违宪宣告,形同宪法法庭被实质瘫痪。
对此,行政院认为新法有窒碍难行之处,本月2日经总统核可移请立院覆议。而在国民党强势主导下,立法院会10日并未邀请行政院长列席说明,由各党团代表发言后直接表决覆议案。
蓝白:让宪诉法程序更严谨
立法院10日举行全院委员会时,国民党立委翁晓玲发言时表示,《宪诉法》修正是参考西方先进民主国家宪法法庭门槛,目的是为健全宪法法庭制度,没有蓝绿之分,但现在只要法案不合民进党的意,就提覆议案并声请释宪,造成台湾宪政民主危机,国民党将在表决时赞成维持原本决议。
台湾民众党立委黄珊珊说,这次修法让宪法诉讼法的程序更为严谨,原来的《宪法诉讼法》,并无规定大法官要做违宪宣告的人数下限,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状况,但违宪宣告是影响国家体制、人民权益的重大决策,因此立法机构做出严谨的修法,规定判决人数的下限,这是立法院必须有的职权,这次修法也让台湾走出新的历史。
合宪、违宪难度不同 疑违宪
不过,民进党立委蔡易余表示,这次修法造就有史以来最退步的宪法法庭,1952年大法官会议的违宪判决比率是50%,1959年是75%,1993年是44%,2022年是50%,这次修恶后,违宪难度是90%,比戒严时代还要困难。
蔡易余说,这次修法在本质上也已经违宪,因为违宪审查是9人,但合宪只要7人,创造出合宪跟违宪不同难度的判决态样,条文本身就构成违宪,希望未来大法官可以依照释字第371号及释字第601号继续捍卫宪法。
最终立法院在蓝白阵营人数优势下,以62票对51票,否决行政院所提“宪法诉讼法覆议案”。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覆议时如经全体立委二分之一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长应即接受该决议。
立法院会10日针对《宪法诉讼法》修法覆议案进行记名投票表决,最终蓝白挟人数优势否决覆议案,国民党籍立委在开完票后高喊“守护宪法”等口号,民进党籍立委则举“反对”表达抗议。(中央社)
行政院:审慎评估下一步
对此,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表示,赖总统会在收到咨文后,在合法合宪前提下,审慎评估所有可能的救济手段,守护民主自由宪政体制。
郭雅慧说,总统是民主宪政守护者,肩负守护宪政体制职责,宪法法庭为国家法治最后屏障,人民权利救济最后防线,当修法内容产生社会疑虑,甚有违宪之虞时,总统必会以国家发展与民主价值全盘并审慎考量,以合法合宪为前提,保护国人权益、确保民主稳定运作、国家持续稳健前行。
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则表示,行政院在正式接获立法院覆议结果通知后,将审慎评估下一步的作为,以维护宪政体制的正常运作。她说,行政院长卓荣泰在此次修法的影响中,最关心两件事,第一、宪政体制是否会因为修法而造成宪政权力失衡;第二、人民的权利是否因为宪法法庭被无限期瘫痪而无法得到伸张。
绿营:即刻提暂时处分、释宪
民进党立委吴思瑶会后受访时表示,立法院长韩国瑜主政的立法院,已让违宪成为常态,恶例成为惯例,覆议案何其重大,尤其《宪诉法》攸关宪政秩序要重建还是摧毁,国会再次审视珍贵机会的覆议案,但不经讨论,直接表决;没有讨论、不是民主,没讨论直接表决是现在国会的民主,“民主”两个字是否要改写?
她也强调,《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自1999年上路以来,共行使了7次覆议案,这次是唯一一次未邀请行政院长进行询答,卓荣泰院长多次表达非常乐意前来立院,针对行政院所提覆议案报告、询答,这是阁揆的权利也是义务。
吴思瑶说,过去覆议案都有询答,唯一一次极端罕见案例是《会计法》修法,但那次不需询答,是行政、立法针对一个错字缺漏形成共识,也是立院各党共识,但这次《宪诉法》行政、立法并未达成共识,立院怎可片面拒绝阁揆来报告?
吴思瑶表示,为挽救宪政精神、捍卫民主秩序,已准备好声请释宪及暂时处分相关文件,将即刻送出,启动所有宪法救济程序。
经济民主连合等公民团体则表示,这次覆议案不仅拒绝听取行政院院长的说明,且在一天之内完成覆议案报告事项之决定、全院委员会审查与院会表决,创下宪政史上,首次一天之内处理完重大覆议案,又在一天之内由院会,改开全院委员会,再改开院会的荒谬案例,呼吁在覆议案表决后,应立即声请释宪及暂时处分。◇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