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天睿澳洲悉尼编译报导)一对年迈的老人不慎下载了恶意软件后,在8分钟内被转走15万元。虽然在意识到软件有问题后,老人及时通知了银行,但银行却没能阻止非法转账,甚至都没能及时告知老人立即联系反诈机构。
50岁的卡车司机查理(化名)对news.com.au说,2024年初,他接到了年迈父母的电话,立刻赶往他们位于黄金海岸的家中。 他得知父亲被哄骗后把恶意软件下载到电脑上,担心骗子已经获取了他们银行账户的访问权限。
父母意识到问题后,立即断开了电脑连接,查理的母亲打电话给银行,要求冻结账户。银行工作人员检查了她的主要储蓄账户,并向她保证账户没有任何交易。
但查理说,银行工作人员忽略了一件关键的事,没有检查或冻结父母的贷款账户,这让骗子成功转走了15万澳元。
银行保证资金安全后,查理的父母原本以为危机已经解除。但第二天,查理心里有种不安的感觉,此时已是周末,他通过谷歌搜索找到了一家营业的分行并赶了过去。到达银行后,他被告知,他的父母原本应该首先报告给反金融犯罪机构,但没人告诉他们,直到亲自来银行后才被告知。
这时查理意识到,银行在前一天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骗子。骗子瞄准了他父母的信用额度,并在短短8分钟内完成了数次转账,总金额高达15万澳元,而他父母还要为骗子支付6.9%的利息。
接下来是几个月的拉锯战。一开始,银行拒绝赔偿,认为完全是查理父亲的责任。
令人震惊的是,银行告诉他们,由于当时打电话的时间超出了工作时间范围,他们不能指望银行冻结账户。但查理表示,父亲是在下午4点刚过时打的电话。
此外,银行还指责父母在账户上设置了1000万澳元的消费限额。
查理随后聘请了一名律师,给银行发了律师函,然而至今,银行未对律师函作出任何回应。
直到案件提交给金融投诉管理局(AFCA)后,银行才和他们达成和解协议,但协议中有保密条款,他们无法公布银行的名字,因此查理才选择匿名。
查理认为,银行愿意妥协的部分原因是律师仔细研究了金融投诉管理局的裁决,找到了一起客户获得全额退款的类似案例。他认为,这可能是促使银行愿意和解的原因。
责任编辑: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时要闻及生活资讯,请点击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