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8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庄瑷筠台湾台北报导)Uber Eats并购台湾Foodpanda案,外界关注两者合并带来的影响。学者2日指出,曾有人形容外送平台在“养套杀”外送员,“合并是否会加速进入‘杀’阶段”?政府应适度介入,保障劳工权益。
Uber Eats宣布以约307亿元收购Foodpanda,合并后,Uber Eats的市场占有率可能高达八成,形成独占局面,届时掌控定价权力将更加集中且强大。外界也关注合并后对外送员及店家的合理权益、消费争议处理等影响层面。
当代法律杂志2日举办“Uber Eats(吃)熊猫行不行?”研讨会,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代理院长王健全表示,以国际上的例子来说,新加坡、沙乌地阿拉伯都反对Uber Eats并购Foodpanda;香港则是有条件通过合并案,因为中国大陆的“美团”也进入香港,有制衡效果。
前公平交易委员会委员、辅仁大学法律学院荣誉讲座教授陈荣隆表示,平台经济是一种短时经济,尤其经过疫情后,成为一种新的生活型态,不分年龄,很多人都依赖这种外送服务,因为影响到民生问题,关注度特别高。
政治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佳和提出,从劳动市场来看,Uber Eats作为服务的居间平台,容易产生经营者风险转嫁给外送员的情况。他认为,平台的自动化系统做出重大影响决策,包括能否获得工作任务会直接影响报酬金额、暂停或终止账户(停权)、拒绝支付报酬等事项,政府应更广泛的从数位平台角度来看问题,适度介入来保障劳工权益。
对于外送员权益,陈荣隆表示,外送员的奖金、报酬等计算依据都应该更透明化,雇佣契约保障等未来都应该跨部会解决。以往消费者有比较及选择的机会,但是合并后,Uber Eats的定价掌控权变大,优惠、促销等于它说了算,若有消费争议也会因为不对等关系而处于劣势。此外,外送平台也应负食品安全的把关责任。
民众党立委黄珊珊表示,Uber Eats合并后,没有其他竞争者,要如何控制其服务品质,而且独占八到九成市场,消费者却只能选择用或不用,影响深远。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认为,外送平台大量使用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及资源,也有自然垄断特性。针对合理酬劳、权益,政府应该介入,讨论是否需要专责机关,并透过定型化契约来审议平台是否依约执行。
此外,媒体关心外送平台法制面不足的问题,陈荣隆会后表示,公平会若通过合并,可能有很多附加条件;Uber Eats合并后,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冲击,当成为独占厂商时,可能容易触及不当定价问题而受罚。◇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