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康熙年间关帝显灵 大败贼寇的真实记载

作者:泰源整理
康熙年间,关公显灵,帮助城步县令王谦平当地苗乱。(示意图,取用自金协中彩绘《三国演义》,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7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康熙庚申年(公元1680年)间,王谦到当时苗乱频发的城步县任县令。到任后恰逢苗人杨应龙聚众叛乱,王谦为保一方安定,率众平息叛乱,他的诚心感动了关帝显灵相助,大败贼寇。下面是王谦本人所写的《平苗神异记》:

我在康熙庚申年间被任命为城步县令一职,给我饯别送行的亲友都认为我到城步赴任会很危险。我笑着和他们告辞。我刚到达治所时,苗人还不敢猖獗。等到癸亥年七月初一,粤西全州西延峒苗人杨应龙聚集了一千七百余苗人、瑶人,准备要侵犯城步县。他们先杀人来祭祀军旗,发誓在七夕前取得胜利。他们以为城步县是一座没有防备的孤城,可以轻易攻下。但是在此之前,我就预先估计到贼逆将要有所行动,暗地里招募了三百人的敢死队,加紧训练。等得知叛乱消息时,我就单枪匹马亲自去察看地形,回来秘授众人抗贼之计。

过了七天,贼寇直抵城下,望见城上旌旗飞舞,刀戟严整,错愕相视,眼前阵势好像超出了他们的预估,变得士气低落。我嘱咐典史徐士奇、把总王明镇守北城,练总杨应和镇守南城,抚苗道陈天武镇守西城。我独当东面,扼守贼寇必经的要冲,率精锐部众出城迎战。

我乘着贼寇士气低落之机,冲入敌军内部。杨应龙仓猝间无法抵挡,即使有烧符作法这些旁门左道也没有一点效果,贼寇多数都被杀死。余党胆战心惊,落荒而逃,还没跑出二里,伏兵四起,除了被刀箭火器所杀外,还有五百余贼寇呆立原地被生擒。贼寇首领杨应龙,以前是马宝部下副将。助纣为虐的妖道,是黄羊山道士周大圣。

审讯贼寇时,问他们为何不奔逃,却呆在那里束手就擒?被俘的贼寇都说:“我们刚要逃走时,恍惚间有位赤面长髯的大将,乘着白马从天而降,指挥神兵,四面围困使我们不得脱身。”我开始感到惊异,转头问我军将士,所见相同。到了申时,我军班师回城后,我急忙登城谒拜关帝,仰头看见关帝神像脸上汗如雨下,好像刚刚脱下盔甲的样子,我更加诚惶诚恐,于是叩头感谢关帝相助。

〈民国 溥儒书画: 关公〉。(台湾故宫提供)

我自忖德行浅薄,怎敢借助关帝神力?或者是因为正义能胜过邪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原因吗?今天这场平苗斩妖的战斗,没有动用一兵一将的援军,没让一个百姓受伤,真是神助而非人力啊!我是何人,怎敢妄居天功?因此我重修旧庙,更加恭敬地祭祀关帝,远近各处的百姓,来关帝庙祭拜的越来越多。县里有位士人作《平妖传》及诗歌、传奇来纪录此事,说是百年来所未有的奇事。苗患于是不再复发,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了。

每年七夕,我一定斋戒沐浴恭敬地祭祀关帝,不敢忘记他的恩德。只是奇怪关帝乘坐的马以前都是赤色,唯独此次是白色。有人怀疑马援曾到过五溪蛮,莫不是伏波将军马援来了?我说不见得是这样,关帝的神像既然汗流浃背,那就是关帝在显灵呢。我不是质疑乘马的不是关帝,而是质疑关帝的马怎么变成白马了,姑且把这个疑问暂时搁置,不妄下断语,留待以后慢慢考证吧。

下面〈附记〉是吴宝崖解释了关帝的马变成白马的原因。

吴宝崖说:明初某位勋戚(有功勋的皇亲国戚)的家里养了一匹白马,膘肥体健。一天夜里,关帝在梦中对他说:某省将发生叛乱,想要借您的马去助他们一臂之力。那位勋戚早上起来看到厩中马僵卧不起,大概是它的神魄被关帝摄走了。等到平定叛乱的消息传来后,那位勋戚更加敬服。京城人觉得这件事很特别,于是修建白马庙来供奉关帝。从此关帝现身显灵,抗倭破贼,骑白马也是常有之事了。大司马遂宁人张公(张鹏翮)曾说到这件事。那么城步平定苗乱的神异之事,相信就是关帝无疑。以前传说关帝骑着赤兔马,可以一日千里,赤兔马怎么会一蹶不振呢?或者是赤兔马服役的时间太长,因疲劳而生病,所以关帝用人间的马来代替吧?附记这些不同的传闻。

资料来源:《虞初新志》@*#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筝娘十七岁时,已为父亲挣得几万贯家财,可以与乡中的富户匹敌,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虑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对乡村农家又不愿低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择婿。就这样,筝娘父亲意外地给她找到了一门“好人家”……。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