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写字楼空置率续升 市民:感觉外国人少了
【大纪元2024年0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报导)仲量联行最新数据显示,6月底本港整体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为13.6%,按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中环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为12.1%,按月上升0.1个百分点。
彭博22日亦报道,不少中国房地产发展商因债务问题,急于劈价出售在中环中心的单位,象征中国信贷泡沫爆破,举例发展商“禹洲集团”劈价14%、比买入价少近半的4.3亿港元,出售位于中环中心21楼的物业。另外,差饷物业估价署3月公布,截至2023年底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达16%,是连续第五年上升,并创纪录新高。
本报昨(25日)到中环中心,见到有不少写字楼办公室人去楼空,有单位门口塞满信封,当中包括几封水费单、税务局信件、政府公函等无人理会。高力国际数据显示,中环中心有超过四分一的办公室空置,是中环区写字楼平均空置率的两倍。
上班族:外资撤出“外国人少了”
本报在中环街头访问上班族,有人认为,问题同外资撤出香港有关。从事文职、在中环上班的梁先生表示,留意到多了办公室空置,认为同外资迁出、公司倒闭有关,外资或因政治气氛、立法等限制,加上邻近地区吸引而离开。另外他指出,本地的零售、靠佣金营运的行业“都做唔掂”,新闻亦不时看到一些公司发盈警,“这个时候的社会预期到是差”。
他认为以经济环境而言,对香港“不乐观,又不可说是悲观”,指出移民潮中有经济能力的人离开,留在香港有经济能力的人亦不愿留港消费,对食肆、零售影响大。他亦提到,中环很多食肆倒闭,反映上班的客流未能满足,“两𩠌饭排长龙,显示人们都不肯花钱在高价的餐厅”,更指出有同事“买个面包就算,饭都不吃”,认为经济前景未明,担心失业,“留定多点钱在身边安全点”。
在律师行任职的市民纪先生说,办公室空置率高过以往,他平时要联络客户,发现“几乎每一座楼都有空置办公室”,认为受到经济影响,“不会好像以前般”。
另外,他指出部分政府部门搬迁后,部分公司搬到港岛东、九龙东等地方,加上中环租金较贵,“我宁愿去鲗鱼涌,设备等都是最新”。不过他认为香港自由度仍然高、税收低,对外资仍然有吸引力。
在中上环一带上班的市民陈先生表示,从报章得知写字楼空置问题,自己感觉上多外资撤离香港,“外国人少了”,“感觉几强”。他亦觉得,此也是受到大陆、外国经济差影响,并指出街上空置铺位较多,“多了两𩠌饭、多了人排队,是否可能是其中一个经济购买力低点的表现?”@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