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6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与嘉义县大林镇上林社区发展协会于日前合办“生态农业零废弃,打造上林好食力-示范废竹破碎观摩会”,由郑秘书钧誊代表,邀请大林镇镇长、台南区农业改良场斗南分场分场长、大林镇上林里、吉安里、中林里、吉林里、三和里、中坑里等里长、以及关心竹林更新后去化问题的在地农友共110人一起参加。

在嘉义分署团队介绍如何从竹林的种植到更新都能关注照顾到在地保育物种“诸罗树蛙”后,接着由捷新绿能国际有限公司接棒说明并示范将更新下来的废竹材破碎再利用,期待能将诸罗树蛙保育观念融入竹林更新、去化的技术中,解决笋农竹材去化难题并鼓励更多农友加入友善耕作行列。

上林社区发展协会前理事长孙家榕表示,随着禁止露天燃烧农业废弃资材政策执行,笋园更新砍伐下来的废竹处置就一直困扰着农民。笋园一般3年左右需翻种一次,过去废竹砍伐后,就地焚化是最简单的处置方式,但现行不能焚烧又碍于竹材运送困难,大型机具也不易抵达较偏僻的笋园,确实造成笋农极大困扰。
上林社区发展协会因此媒合捷新绿能公司,直接以在地废竹进行破碎示范,希望增加笋农未来实际应用的信心,后续也与捷新绿能公司订定合作协议,提供参与诸罗树蛙保育行动农民优惠的破碎价格,破碎的竹材制成生物炭后,也将优先回归田区土壤,发挥改良土壤酸碱值或碳储存的功能。

嘉义分署表示,诸罗树蛙在全世界仅于台湾云林、嘉义、台南平原区域可见,因平地森林栖地的消失,种植竹笋的竹林成为它们少数可依存的农地类型,在云林、嘉义平原地带的族群约有70%栖息于竹林内,因此为诸罗树蛙量身打造的竹林栖地是保育的关键,而竹林更新则是保育与农业生产间难以避免的课题。
嘉义分署自107(2018)年投入友善竹林保育诸罗树蛙以来,与当地笋农形成伙伴关系,透过“诸罗树蛙友善栖地标章”及“生态服务给付”的导入,解决农友参与友善耕作将影响生产收入的问题,并鼓励参与诸罗树蛙保育的农友在竹林更新时发现诸罗树蛙活动,应暂停作业让它们有机会移动至他处,并至少保留田区面积约25%的竹丛或邻近的其他植栽作为庇护所,因此也十分乐见有新的破碎与资材再利用技术导入友善诸罗树蛙的农耕方法中。◇
责任编辑: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