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誓言保护传统绘画的现代写实派画家

一群二战后的画家忧心现代艺术崛起,誓言为推广与保护传统艺术而战。
Lorraine Ferrier撰文/吴约翰编译
意大利艺术家彼得罗‧安尼戈尼(Pietro Annigoni)无偿将自己的时间与才华奉献给教堂委托绘制的壁画,不收取报酬。他在罗马东南方80英里处的蒙特卡西诺山修道院(Montecassino Abbey)绘制许多新壁画,包括《圣本笃的荣耀》(The Glory of Saint Benedict)。(Paolo Bona/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7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现代艺术在今日的国家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和拍卖中心占据主导地位。自从19世纪末出现摄影以及印象派的诞生以来,正统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贬为无关紧要的东西了。

许多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艺术家以进步为名,开始拥抱新颖、追求自我与激进的艺术,经常将历经好几世纪的传统艺术抛诸脑后。

到了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艺术学者亨利‧多拉(Henri Dorra)在著作《透视艺术:简史》(Art in Perspective: A Brief History)中指出,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期间出现了两种流行艺术:

“这段期间,一方面在欧洲出现了罗杰‧比西埃(Roger Bissière,1886–1964年)等艺术家经历抽象、抒情和克制后的重生,在美国则出现像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年)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等艺术家的作品,更加精力充沛、意气风发。另一方面,对人类形象出现新形态的依恋,尽管粗俗且经常是令人难忘的扭曲造型,在欧洲尤为明显,例如巴勃罗‧毕卡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和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年)的作品。”

1946年,美国艺术家艾伍士‧盖梅尔(R.H. Ives Gammell)出版著作《绘画的黄昏》(Twilight of Painting),表达了现代绘画对人类后世的影响:

“现代绘画在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在于贬损与实质上摧毁欧洲绘画伟大的技术传统,这些技术传统是许多天才接续好几个世纪的努力才建立起来的。这种传统的丧失,剥夺了那些有潜力的画家继承这种遗产的机会;没有这种遗产,他们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他们可能拥有的才华。”

1955年第1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the 16th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亚美尼亚画家格雷戈里奥‧西尔蒂安(Gregorio Sciltian)和妻子埃琳娜‧博伯曼(Elena Boberman)站在他的一幅欺骗眼睛的“错视画”(trompe l’oeil)作品前。(公有领域)

不只是盖梅尔忧心忡忡。1947年11月,一群担心绘画道德衰败的欧洲画家在意大利米兰首次举行的展览上发表共同宣言,他们自称为“现代写实派画家”(Pittori Moderni della Realtà),包括意大利人皮特罗‧安尼戈尼(Pietro Annigoni)、亚美尼亚人格雷戈里‧西尔蒂安(Gregory Sciltian),以及西班牙兄弟安东尼奥‧布埃诺(Antonio Bueno)与泽维尔‧布埃诺(Xavier Bueno),他们宣称:“诞生于意大利的艺术代表艺术的希望与救赎。”

为什么他们觉得需要拯救艺术呢?

缺乏人性的艺术

现代写实派画家认为,现代艺术来自衰败的社会,缺乏以人为本的内容。

“我们不承认从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到今天所有的当代绘画,它表露的是一个虚假进步的时代,反映出对人类危险至极的威胁。相反地,我们要重新强调那些保留精神和道德的价值观,没有这些价值观,绘画就只是徒劳无益的练习……我们重新创造了写实的错觉艺术,这是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s)永恒与原始的种子。”

现代艺术的原始种子不是基于写实,而是基于艺术表达。在保罗‧伍德(Paul Wood)编辑的《前卫艺术的挑战》(The Challenge of the Avant-Garde)中提出,现代主义(modernism)的特征是“(1)偏重形式;(2)强调艺术的独立性或自主性,与社会生活无关”。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普世诉求相反,作品没有大量的文字解释通常难以理解在表达什么。

有些学者认为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是艺术家寻求艺术自主、拒绝传统的催化剂。然而,传统艺术在19世纪末开始走下坡,源于当时印象派重视色彩和光线,而不是写实主义或任何叙事或道德故事。艺术史学家和评论家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Andrew Graham-Dixon)在著作《艺术:最佳视觉指南》(Art: The Definitive Visual Guide)中特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抽象派先锋画家都经历过印象派阶段。”

传统绘画永恒魅力

“现代写实派画家”的规模后来扩增到七位艺术家,他们共同举办展览到1949年。在创始团队中,西尔蒂安和布埃诺兄弟的作品在今日鲜少人知。1950年代,安东尼奥‧布埃诺屈服转而绘制现代艺术。另一方面,安尼戈尼成为20世纪优秀的肖像画家之一,他的艺术遗产得以继续流传。

面对当时流行的现代艺术海啸,安尼戈尼证明了传统艺术在国际上的意义。他画过教宗、王室成员和总统,包括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两次)。《时代杂志》曾委托安尼戈尼绘制四幅封面肖像,包括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约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和教宗圣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

安尼戈尼以文艺复兴时期使用的“蛋彩画”(tempera grassa)绘制上述这些肖像作品,颜料是混合蛋黄、色粉与干性油脂(如坚果、罂粟或亚麻籽等)而成。

安尼戈尼也免费替教堂绘制壁画,其中最著名的是位在罗马东南方80英里处惨遭轰炸的蒙特卡西诺山修道院(Montecassino Abbey)里的壁画。[点击这里看图片:皮特罗‧安尼戈尼(右)和维托里奥‧米勒(Vittorio Miele)于蒙特卡西诺山修道院进行修复与部分重建期间参与创作。]

诚如过去那些伟大的艺术品一样,安尼戈尼知道自己的作品会在教堂和博物馆里历久不衰。根据凤凰艺术收藏网站(La Fenice Art Collection),安尼戈尼说:“尽管现代发明的绘图方式非常流行,但注定会一事无成,特别是以胶水、干面包块、布条等组成的。”

现代写实派画家在宣言中呼应了历代具象艺术家(representational artists)不变的本质:

“人类历史最黯淡的时刻,绘画应该具备与人类及其命运相同的信念(道德感),正是这样的信念造就了过去伟大的艺术。”

“现代写实派画家”宣言全文翻译可在艺术更新中心网站(ArtRenewal.org)上找到。

原文:Protect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in the 1940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作者: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美术和手工艺术品相关文章。关注能传达美和传统价值观的作品,聚焦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或工艺师。希望能为少数与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宣传,进而保存传统艺术遗产。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 洗手壶(aquamanile)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常备用品。aquamanile源自拉丁语aqua和manus,分别为“水”与“手”之意。洗手壶在宗教和世俗场合都会用到,神父在做礼拜时会用它倒水洗手;贵族和富商在宴会上也会摆放华丽的洗手壶给客人洗手。
  • 欣赏汉普顿宫廷仕女八幅肖像系列(Hampton Court Beauties),震撼于那融合美丽、端庄、高贵、内敛与庄重的画作之余,可能会以为这些画作来自一位18世纪中后期的艺术家。然而,这些肖像画却是在更早一个世纪之前由戈弗雷‧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年)创作的。他是一位德裔英国画家,公认是英国最杰出的巴洛克肖像画家。
  • 很多人会在一月份做年度计划。每年我都会拟定两个大的创新方案,我会按季节规划:春夏两季照料我的果菜园;秋冬两季学习一项艺术或手艺,今年是学女装裁缝。
  • 捷克共和国的捷克克鲁姆洛夫镇(Cesky Krumlov),距捷克、奥地利、德国三国交界处不到50英里,是该地区建筑遗产的杰出代表。小镇历史文化中心的街道布局和许多普通建筑,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更大型的建筑,包括两座宏伟的修道院在内,更为小镇增添了美感和历史气息。
  • 克拉约瓦艺术博物馆(Craiova Art Museum)是罗马尼亚的[ascii]着[/ascii]名景点,收藏着该国一些最重要、最精美的绘画和雕塑,时间跨度从中世纪到现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