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考生遭冤魂讨债 未来尚书善调停

作者:泰源整理
宋朝的科举考场。(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38
【字号】    
   标签: tags: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可能也是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

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一更报后,女子来得更频繁,好像想进号又不敢进。黄公素来有胆略,走近一看,果然见一女子,头发散乱,穿着粗布的衣服,而姿色妖丽,但带着怒容。黄公知道她不是人,便大声叱问:“哪里来的妖怪?到这儿来有什么事?”女子对他行礼,蹙着眉头说:“我有冤仇,已经向上帝请求,特来寻找第几号某生来索命。尚书大人请赐给我一点怜悯,不要阻拦我的路,这我就太幸运了!”

黄公心想某生为同乡社友,如果放此女进去,某生性命就不保了,又女子称自己为尚书大人,胆子就大了起来。于是对女子说:“某生是我的老朋友,他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你可以对我说出来。”

女子腼腆地说:“我是某家的女子,父亲是某生家的佃户,某生由于收租常到我家,屡次用轻薄的言语来挑逗我。正赶上他刚刚丧偶,就指天发誓,说娶我为妻,决不背弃婚约,我轻信了他,苟且顺从了他,来往一年多。多次催促他早点提亲,但他只是随意地应付。后来我发现已经怀孕了,又极力催促。但他竟然不再见我了,且与某家的女子论婚,当我不存在。无可奈何,到了将要分娩时,父亲追问缘故,我只好将实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去找他理论,可他执意不肯承认。父亲回来后严厉地责骂我,我带着病亲自上他家当面责问,他预先嘱咐过看门人,不为我通报。我进退无路,只好投缳死了。”女子边哭边诉,并说:“人谁没有感情?像他这样的薄情郎,我发誓一定报复他!”

黄公说:“你说的固然有理,但是冤家宜解不宜结。说到某生负心,不仅是你含恨于九于泉之下,就是听到的人,也为他的无耻行为感到愤怒。只是某生是我的朋友,又不忍心坐视不救。我现在想到了一个调停的办法,一定能使你心服,你肯听从吗?”

女子说:“请您说说看。”黄公说:“你对他有怨恨而死,但当初你们是以恩爱开始的,他固然难以原谅,但你也念及当初的恩情,暂时且放他一马。这就让他对你立下一封书券,约定在考试之后到你家向你父亲负荆请罪,仍然结为翁婿的关系,并将你的遗骸归葬在他家的祖坟,册封为他的元配。他现在所娶的妻子为继配,他们日后所生的儿子,先要过继在你的名下。他日后倘若做了大官,要先诰命于你。然后请一个得道高僧,为你举办道场,诵经超度。像这样做,希望能稍稍解除你的怨恨,你的意思如何?”

女子低头沉思了好久,说:“我会遵从您的命令,只是未免有些太便宜了这个薄情郎了!”黄公于是将某生叫来,某生突然看到女鬼,吓得躲在黄公的身后,怕得要死。黄公先列举他的罪状,然后详细述说了这一调停的办法,问某生是否可行,某生连忙点头答应:“一定会按照你的命令行事!”并向那女子叩头乞求饶恕。女子令他起来,说:“你算了吧,如果不是遇到黄公,我和你的这桩公案,不知道几世方能了结!”

考试后,黄公怕他辜负了女子,便亲自监督某生到女子家订下翁婿的关系,其余的和先前约定的一样的做足。这年秋天,黄公与某生一起中榜。后来黄公官至礼部尚书,某生官至河道总督,那个死去的女子被封为夫人。

《兰苕馆外史》作者许奉恩说:“某生也太过薄情了,女鬼到考场索命,原是罪有应得。有幸遇上黄公的调解,竟然被宽恕,这个女鬼始终可以说是多情的了。有人说:‘是某生福命好,所以能遇到黄公为他调停,即使女鬼很凶恶,对他也无可奈何!’我说:这究竟是某生的侥幸而免祸,假使没有遇见黄公,又将怎样呢?即使遇到了黄公,而他袖手旁观不为调停,事情又将怎么样呢?福大命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何况福命有时不能尽如人愿啊。文人薄幸,古今以来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每次考试,无不得到果报。年青人听到这些事,也应当有所警戒了。”

资料来源:《兰苕馆外史》(《里乘》)@*#

——看更多【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 清朝时,宜昌县有一许翁,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以摆渡为业。清文宗咸丰年间许翁突然致富,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其致富背后当有不可告人之处。许翁孙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当年,她难道就是那个客人转世投胎来的吗?
  • 一个普通女子怎样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给后人什么借镜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