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地师为富家卜穴 为何最终给了佃户之子?

作者:泰源整理
古人说:“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050
【字号】    
   标签: tags: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又说:“寻山本不为亲谋,大半多因富贵求。肯信人间好风水,山头不在在心头。”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嘉庆年间,合州有个富豪之家,素来相信风水之说。这时远方来了一个地师,富家就把地师延请到家里,让他帮忙找一个吉穴。住了几个月,由于地师一时未能找到好的墓穴,于是招呼他的礼貌就日渐冷淡下来,把他当作下等客人来对待,吃的都是青菜,偶而才供一次鱼肉而已。富家雇有一个小童做工,是佃户的儿子,小童每天给地师准备洗手洗脸的器具,进献烟茶,礼数真挚诚恳,从没有一丝懈怠。

地师后来在富家田地很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吉穴。但觉得富家对待自己很薄情,又看到富家行事,多是刻薄不仁,不配有福分得到这块善地。反而喜欢这个小童,便想将这块地给他。经询问知道小童有老母亲在家,所住的房子,离吉地也很近。

有一天,地师瞒着主人对小童说:“你母亲他日去世后,你可向主人乞讨块地来安葬,这块地就在你家屋子的左边,在土角上的洗牛荡就是了。前边有座尖峰,对着尖峰来立向,这就可以了。这块地不出大贵之人,但能发富数万金。一定认真记住我讲的话,不要说出去。”地师又住了几天,借口说在这里找不到吉穴,便告辞离去。

刚满一年,小童的母亲就去世了,小童乞请主人给块地来安葬,起初主人没有答应,再三恳求,并说不敢占开垦过的土,只是要房子侧面的那块洗牛的低洼积水地就足够了,主人同意了。小童就按照地师的嘱咐,在积水地的岸边挖了一个坑,将棺材放进去,用石头堆起一座坟,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佳穴。

过了几年,小童出来学做买卖,来往贩卖货物。当他二十岁时,就赚到了几千两银子。至今家中置田万亩,富甲一州。但子孙中只有考中秀才成为县学生员,不能再上一层楼。后来又请风水家来看此坟,果然真是只发富,没有大贵之气,正像地师所说的那样。

示意图。(王知涵/大纪元)

下面再说一个有关风水的故事,事情同样发生在清朝时,徽州有一姓霍的大家族,家中有位节妇(丈夫死后不改嫁,终身守寡的妇女),十分柔弱但贤惠,往往被邻族所欺凌,可她从不计较。

当时城里有个叫胡某的人,家中钱财丰饶,酷爱风水之术,其实技艺并不精。有一天他偶然经过一块田地,以为地中有大吉穴。经询问,得知是霍家节妇的地产,便去向节妇要求买这块地。节妇也不缺吃穿,没有答应他。于是他就伪立卖契,捏造中证,呈递诉状到公堂。霍家节妇害怕,说愿意把这块地归胡家,但丈夫的墓地在那里,没地方迁葬。胡某欣然答应用几亩贫瘠的土地来交换。却不知道胡某所指那个所谓的大吉穴,其实是没有穴的。而胡某换给节妇的瘠田,才是真正的灵穴。

霍家节妇不得已,就择了个吉祥的日子,将丈夫改葬在瘠田里。葬后三十年内,儿子、孙子辈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举人、进士。而胡某将过世的亲人葬在自己卜的那个大穴后,家境逐渐衰落,费尽心机,不仅无益反而害了他自己,这难道只是技艺不精的过错吗?!

资料来源:《坚瓠集》《仕隐斋涉笔》《北东园笔录》@*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筝娘十七岁时,已为父亲挣得几万贯家财,可以与乡中的富户匹敌,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虑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对乡村农家又不愿低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择婿。就这样,筝娘父亲意外地给她找到了一门“好人家”……。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