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低工资|议员与学者质疑新计法增幅比率
【大纪元2024年05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尚智香港综合报导)最低工资委员会建议的最低工资计算机制已获行政长官会及行政会议接纳,首个以此新机制计算出来的最低工资,于2026年5月1日生效。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在一个电台节目中回应时,支持新机制的三项原则,包括由“两年一检”改为“一年一检”、引入“可加不减”原则,以及确保工资增幅不低于通胀的做法,惟他对方程式中工资增幅比例乘20%的计算不满意,认为应增至30%。有学者亦对增幅20%的计算建议没有提供理据感失望。
根据新机制,方程式包含两个元素,即代表通胀的“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及代表经济增长的“本地生产总值”(GDP)生产率,调整幅度是将最近一年的GDP增长率,减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长率,再乘20%,如果得出的数字大过1,就会封顶,但没有下限,然后再加上去年甲类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工联会支持3原则 但指计算增幅应增至30%
黄国赞成新机制中的最低工资由每两年检讨一次,改为每年检讨,指这是劳工界长期争取的目标。计算法包含物价指数,能确保最低工资不低于通胀,“可加不减”原则可令打工仔工资免受通缩影响,均为可取措施。
但对于计算法中,将最近一年的GDP增长率,减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长率,再乘20%这个比率,黄国不表赞同,指如果按这比率推算,最低工资时薪每年只会大约加1元,并不理想。认为这比率应增至30%,即与过去10年的整体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相若,才能保障基层劳工可以分享经济成果。
黄国亦认为,现时最低工资时薪的40元起点太低,水平低于综援金额。他举例,现时一个领取综援的4人家庭,每月可获18,000元援助,但若这家庭由2人工作,领取最低工资,则每月只有16,000元,这样未能肯定劳动价值,亦不能推动就业。他认为最低工资的起点应调整至日前劳工界倡议的55元。
餐饮联支持新机制助免争拗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在节目中说,新的方式程是劳资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相信计算出来的加幅会符合经济情况,未来亦不需要再经常争拗如何釐定最低工资水平。
他指,在劳工短缺下,工人薪金一般都远高于最低工资水平,例如现时洗碗工人的月薪介乎15,000元至18,000元,酒楼临时工的时薪更可高达80元以上,因此新机制计算出来的最低工资,对餐饮业界的营运成本影响不大。
学者忧工作自动化趋势 令最低工资保障不了劳工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亦在同一个节目中,表示最低工资委员会没有就20%的计算比率提供理据,感到失望,他估计这比率是各方协商出来的结果。
李兆波指出,一些先进的经济体如欧盟、韩国及日本的最低工资时薪计算法,其最低工资乃当地工资时薪中位数的一个百分比,欧盟和韩国是60%,日本未及此水平,但称会至2030年达此水平。香港现时的最低工资为40元,是其工资时薪中位数80.1元的50%,日后会否提升至欧盟等国的水平,相信永远有争议。他坦言,任何方程式都没有完美,相信某个年期后,社会又会再次讨论。
李兆波另预期,未来工作自动化趋势将加剧职位流失的情况,以致最低工资在中长期而言,未能保障某些工种的工人。他更指,香港现时“走了很多人”,加上人口老化,有些工种人手需求甚殷却难请人,例如学校清洁工。他估计,采用机械人是餐饮和酒店业的长远方向,最低工资届时便不能保障到相关工人。@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