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关圣祠求得一签 果真指点了前程

作者:泰源整理
清朝时,海宁书生得关公祠一签“南贩珍珠北贩盐”指点前程。(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85
【字号】    
   标签: tags: ,

清朝时,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

他向所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借钱,共借得二十两银子,把十两银子交给夫人作家用,自己带十两银子作外出费用。临行前对夫人说:“这次出行如果我找不到机遇,赚不到钱财,我就不回来了。希望你在家好好抚养子女。”说完哭着就走了。

他进了都市,住在骡马市的某店,一年多过去了,借来的钱渐渐用完了。店主人见他为人敦厚恭谨,又知书识字,便请他当老师教自己的儿子。

某天,有位长芦盐区的姓查的盐商来到该店住下。一天半夜,忽然有一送快信的人,急急忙忙地来敲该店的门,声称是有紧要的事,要盐商立即回复。盐商便询问店主,想找人来代笔回复信函,店主推荐了查某。姓查的盐商得知查某是海宁人后,又是同姓,高兴地说:“我们家也是从海宁迁来的,我俩同姓,也必定是同族。”便出来与查某交谈,二人深相契合。

事后,盐商说:“你在这里没有什么事干,何不跟我回到长芦做记室(掌管文书起草),好过在这里闲着?”于是两人一起回到天津。查盐商从事盐业很久了,总管长芦盐区的盐务,历年各次交易的案卷都保存在他家中。查某闲来无事时就拿来翻阅,凡是长芦盐政的得失,无不研究。但查盐商并不知道。

乾隆某年,某侍御(监察之官)告发了盐区所犯的十条罪状,牵连到查盐商的就有七八条。钦使(古代皇帝派往下面办事的人)下来抓人问话,查盐商陷入困境,想谋求解决这件事的方法,终日惶恐不安,但又无计可施。第二天,钦使将要到达,查某半夜去敲盐商的门,说已经找到了妥善的解决办法。查盐商喜问是什么办法,查某说:“你赶快离开!钦使来到时,你就留下字条说儿子年幼,一切盐事,已交给本家查某办理。钦使一定会捉拿我,到时我自有办法应付案件,保证不会有事。”

盐商大喜,便赶快离去。钦使果真捉拿了查某来审讯。查某依据过去的卷案,一条一条的陈述得真切明白,以证明某侍御所弹劾的,没有一条是真实的。因而查盐商得以能免罪,为此他更加感激查某,将自己一半的盐业送给查某。

查某清楚地知道盐业生意上的利弊,三年后,获利至百万。又进入京城,购买住宅,购得绳匠胡同,也就是严嵩的故居。修缮房子时,挖出藏在地下的十窖金子,于是富甲长芦。

查某发迹后,把夫人接到京城,夫人拿出当年他离开时所留下的十两银子,依然原封无损。因为自查某离开后,她都靠做针线活来养家,得到这样的贤内助,其家族昌盛繁荣可知了。@*

资料来源:《妙香室丛话》@*#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 清朝时,宜昌县有一许翁,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以摆渡为业。清文宗咸丰年间许翁突然致富,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其致富背后当有不可告人之处。许翁孙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当年,她难道就是那个客人转世投胎来的吗?
  • 一个普通女子怎样挽救了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她的人生给后人什么借镜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