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米箩 问农事”崙背水汴头 独有的民俗
【大纪元2024年02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在科技发达,气象都可以透过卫星预彻的年代,在云林县崙背乡的水汴头社区,还有一种流传百年的习俗,就是元宵节“跋米箩 问农事”。
“跋米箩 问农事” 是崙背乡水汴头崇贤寺独有的信仰习俗。早期由于科学不发达,预测天候条件不足,由于人民对观音佛祖的崇拜,便衍生出使用米箩来卜卦作物收成好坏的习俗。
每年的元宵节,水汴头的村民就会聚集在庙里,在掷茭选出新的炉主后进行“跋米箩 问农事”活动,要跋米箩问农事的村民,要先向庙方登记占卜事项,然后由负责神事的人员在金炉前净化米箩后,再向观音普萨说明事由,及占卜作物种植的时间,然后由专人负责由庙的后方,将米箩用力地往屋顶上抛,掉到地上后,如果米箩是正立(口朝上)就表示丰收,反之倒立,表示歉收,若彻立则是不好也不坏。
文化观光副处长苏健苍表示,云林县是宗教大县也是观光大县,水汴头崇贤寺的观音信仰,自古以来带给诏安地区非常大的精神支持,其中由水汴头崇贤寺积极复兴并传承的卜米箩活动,蕴含人们对于观音信仰的虔诚,更是专属于水汴头的地方记忆,这项十分罕见的问农事祭典仪式,亦为水汴头社区传承百余年的习俗,扮演着传承诏安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值得鼓励及肯定,欢迎全国乡亲一起来体验云林特殊的诏安客家元宵民俗。
今年水汴头崇贤寺积极延续传统民俗,更办理米箩制作研习课以及文字、影像纪录,在崇贤寺及专家学者、文史团体多年的努力与协助下,于 111 年 1 月以“崙背水汴头跌(跋)米箩”正式登录为云林县民俗文化资产。
在水汴头崇贤寺的庙口有二座特别醒目的大型竹编艺术,一个是米啰,另一个是开口狮,这是二年前由竹编达人杨盛辉老师指导社区志工,大家共同完成的作品,杨老表示,来这里教米箩以后,先后完成这二样作品,以后每年都要发想一个新的竹艺作品,然后能推广到其他的部落,让全国都知道我们的竹艺工艺真的在水汴头扎根了,这是我们夫妻十几年来觉得很欣慰的一件事
杨老师强调,“剖竹子”是学竹艺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会了,以后想编米箩,或做别的东西,只要买竹子来就可以自己编了!如果能代代传下去,这样就能保证水汴头的(跋)米箩文化不会失传!在崇贤寺正门的入口处插的二盆鲜花,自然又大气,就是结合几根竹子创作出来的!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