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手绲一代宗师 澎湖西屿人颜天来

澎湖的西屿大池,93岁的颜天来阿伯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手绲钓鱼大师。(西屿乡公所提供)
人气: 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24年1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澎湖报导)在澎湖的西屿大池,93岁的颜天来阿伯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手绲钓鱼大师。民国21(1932)年出生的他,育有三子三女,与妻子颜洪释迦携手走过数十载。早年以渔夫为业的天来阿伯,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并精进一门独特的技艺—手绲钓鱼,成为这项传统技法的活字典。

天来阿伯还亲手打造各种重量的铅头钩,根据当天潮汐与水流速度灵活搭配。
天来阿伯还亲手打造各种重量的铅头钩,根据当天潮汐与水流速度灵活搭配。(西屿乡公所提供)
天来阿伯,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并精进一门独特的技艺—手绲钓鱼,成为这项传统技法的活字典。
天来阿伯,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并精进一门独特的技艺—手绲钓鱼,成为这项传统技法的活字典。(西屿乡公所提供)

手绲的精密与奥秘

手绲是一种徒手垂钓的技术,不依赖钓竿,而是透过手感与经验进行垂钓。钓组的设计极具巧思,由四种不同粗细的鱼线组成,其中最粗的部分是由四股线编织而成。此外,天来阿伯还亲手打造各种重量的铅头钩,根据当天潮汐与水流速度灵活搭配。

由四种不同粗细的鱼线组成,其中最粗的部分是由四股线编织而成。
由四种不同粗细的鱼线组成,其中最粗的部分是由四股线编织而成。(西屿乡公所提供)
天来阿伯运用从父亲那里传承的木制工具(台语称为“钳仔)编织四股线。
天来阿伯运用从父亲那里传承的木制工具(台语称为“钳仔)编织四股线。(西屿乡公所提供)

每次出海钓鱼前,天来阿伯都会精确计算潮汐并选定钓点,利用自制的矛固定小船。钓鱼时,先用狗虾或丁香诱鱼,再依水流强弱调整鱼钩重量和放线速度,将鱼饵投至鱼群聚集处。天来阿伯笑着说:“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其实需要多年的经验与灵活的头脑才能掌握。”

天来阿伯笑着说:“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其实需要多年的经验与灵活的头脑才能掌握。”
天来阿伯笑着说:“这些看似简单的技巧,其实需要多年的经验与灵活的头脑才能掌握。”(西屿乡公所提供)
早年没有卫星定位,天来阿伯依靠对潮汐与地形的敏锐判断选定钓点。
早年没有卫星定位,天来阿伯依靠对潮汐与地形的敏锐判断选定钓点。(杨建业提供)

经验谈与趣味插曲

天来阿伯的钓鱼生涯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件是与邻居傅世产先生(SAY桑)同钓时的趣事。一次,两人使用相同的钓组与鱼饵,但结果天来阿伯每次都能成功钓起鱼,而SAY桑却一条鱼也钓不到,气得直说:“难道每条鱼都打上颜天来的名吗?”这让天来阿伯哈哈大笑,并细心指导SAY桑如何正确投饵,最终SAY桑也成功钓获青嘴鱼。

天来阿伯的钓鱼生涯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也乐于分享。
天来阿伯的钓鱼生涯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也乐于分享。(西屿乡公所提供)

传统渔民的智慧

早年没有卫星定位,天来阿伯依靠对潮汐与地形的敏锐判断选定钓点。他分享说:“当时要依据附近陆地的山形地貌来做为钓点的定位。”他还回忆起曾划着无动力的小船至崎仔尾钓鱼的日子,仅靠双臂划桨,并计算潮汐以确保顺利返回。

杨建业分享说:“当时要依据附近陆地的山形地貌来做为钓点的定位。”
杨建业分享说:“当时要依据附近陆地的山形地貌来做为钓点的定位。”(杨建业提供)

傲人的钓鱼成绩

提起过往的钓鱼战绩,天来阿伯满是骄傲。他曾钓到一尾重达2.6公斤的青嘴鱼,另一次鱼获甚至售得六千多元,相当于12公斤的总量。这些丰硕的渔获由他的妻子挑至小池角贩售,成为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

颜天来阿伯和太太。
颜天来阿伯和太太。(西屿乡公所提供)

钓组编织的艺术

手绲钓鱼线的编织是一门耗时费工的技艺,天来阿伯运用从父亲那里传承的木制工具(台语称为“钳仔”)编织四股线,制成坚韧又美观的钓绳。他表示:“完成一卷钓线最快也需要一周时间,这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颜天来表示:“完成一卷钓线最快也需要一周时间,这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
颜天来表示:“完成一卷钓线最快也需要一周时间,这是智慧与经验的结晶。”(西屿乡公所提供)

手绲活字典

天来阿伯从二十多岁开始钓鱼,直到80岁才告别渔海生涯。他坦言,刚学钓鱼时经常遇到鱼钩挂底的问题,但随着技术提升与经验累积,渐渐能够轻松应对。他指出,当水流顺畅时,钓况最好;反之,水流较弱时则较难收获。每次钓鱼通常以一个潮汐流势为基准,必须紧扣潮汐时间进行。

每次钓鱼通常以一个潮汐流势为基准,必须紧扣潮汐时间进行。
每次钓鱼通常以一个潮汐流势为基准,必须紧扣潮汐时间进行。(杨建业提供)

如今虽已不再出海,但他仍保留许多自制的鱼钩和钓组,并将其中多数赠与友人。谈及过往的钓鱼经验,他依然充满热情,侃侃而谈。若有兴趣学习传统手绲技艺,不妨亲自拜访天来阿伯,从这位活字典般的大师身上汲取知识与灵感,也许能成为新一代的钓鱼高手。

谈及过往的钓鱼经验,颜天来依然充满热情,侃侃而谈。
谈及过往的钓鱼经验,颜天来依然充满热情,侃侃而谈。(西屿乡公所提供)

传承与启发

如今钓鱼成为热门的休闲活动,但对于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天来阿伯希望更多年轻人能了解其中的智慧与奥妙。他曾将自制的钓组赠予友人,也乐于分享经验,指导后辈成为新一代的钓鱼高手。

天来阿伯的钓鱼生涯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也乐于分享。
天来阿伯的钓鱼生涯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也乐于分享。(西屿乡公所提供)

颜天来阿伯的一生,见证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智慧,从手绲技艺到钓鱼经验,他用一双勤劳的手,书写了一段传统技艺的篇章。他说:“钓鱼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这份热爱与坚持,也成为后辈们学习的典范。

颜天来说:“钓鱼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艺术。”
颜天来说:“钓鱼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艺术。”(西屿乡公所提供)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