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12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台南报导)摄影家廖翠环,虽然是一名家庭主妇,但对摄影的热情却丝毫不输专业摄影师。她的微距摄影之路刚刚开始,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便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谈到她为何突然投入微距摄影,廖翠环回忆说,这源于台南新建成的生态公园—哈赫拿尔森林。这座公园特别培育了青纹细蟌,第一次透过手机微距镜头观察这些蜻蜓时,她惊讶于青纹细蟌身体的构造与配色之精美,瞬间爱上了这种摄影形式。

“青纹细蟌在微距镜头下,仿佛缩小版的龙虾,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让人叹为观止。”廖翠环说。

初尝成果—昆虫的世界
短短半个月的微距创作,廖翠环已经拍摄了多种昆虫:毛毛虫、蜜蜂、蝗虫等。她特别喜欢研究昆虫细微的特征。例如,毛毛虫那满身的细刺,让她理解了为何它爬过皮肤时会引起痒感。

“我想要透过镜头研究,为什么毛毛虫这么令人害怕,却能蜕变成蝴蝶,这种生命的转变让人着迷。”

在她的作品中,有一张蜜蜂钻进空心菜花并沾满花粉的照片,获得朋友们的赞叹,甚至被用来当作小学生课堂的教学素材。

构图与光影的探索
对于构图,廖翠环直言这全凭兴趣驱动。她笑称,拍微距的过程中,跪着、蹲着、甚至躺着,都是家常便饭。她特别分享了一张紫色花朵的照片,为了捕捉最佳角度,她跪在花圃中,利用早晨柔和的自然光线,让光影完美衬托出花朵的细节。

“手机让我随时随地捕捉瞬间,尤其在微距摄影上,方便性是无可替代的优势。”

微距拍摄中的挑战与乐趣
微距拍摄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许多挑战。例如,手机的稳定性对于捕捉细节至关重要。廖翠环强调,拍摄时几乎需要让镜头贴近拍摄物,稍有抖动便可能影响画质。她还提到,腰力与手部稳定性在微距摄影中至关重要。

有一次,她在哈赫拿尔森林拍摄时,意外发现一只伪装在叶片上的蝗虫。她形容蝗虫的外壳像战士的盔甲,充满力量感,这启发了她对昆虫世界更深层次的探索。

与自然对话—作品背后的故事
除了昆虫,廖翠环也将微距摄影延伸至其它主题。例如,她自己制作的巴斯克提拉米苏蛋糕,搭配自家花圃的绿意,创作出兼具美味与艺术感的作品。此外,她经常在附近的一处渔池拍摄水面倒影。这个地方成为她灵感的来源,清晨的日出与傍晚的夕阳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绝美的自然画卷。

那是廖翠环的秘密基地,位于台南一条不起眼的马路旁,那里有一个宁静的渔池,渔池上方坐落着一间简单的工寮,工寮旁边则长着两三棵树。

廖翠环:“某天我骑着脚踏车路过这里,因为它离我家很近,便成了我经常停下来休息的地方。我喜欢坐在这里,看着平静的水面,欣赏工寮的倒影映入水中。当没有风的时候,水面像一面镜子,倒映得清晰如画。我每次骑车骑累了,就会在这里放松自己,看着眼前的美景。有时候,还能看到一群鸭子悠然地从水面划过,这一幕总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这个地方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拥有平静的美,还能随着时间展现不同的风采。清晨向东可以拍到日出的金光,而傍晚向西则能捕捉到夕阳的余晖。这里的每一刻,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我希望透过镜头,将那些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的美。” 廖翠环笑着说。
这是廖翠环-一位手机为创作工具的微距摄影家,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感动。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