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九重葛达人胡益裕 花中奇葩的热情与奥秘

钻研九重葛三十多年的达人胡益裕。(廖俪芬/大纪元)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11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彰化报导)九重葛(学名:Bougainvillea),又名三角梅、叶子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观赏植物,以其艳丽的苞片和强健的生命力而著称。在台湾,这种植物的栽培和品种改良已经成为一项艺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非“九重葛达人”胡益裕莫属。他以30年来的实践经验,将九重葛的美学与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次专访,让我们透过胡益裕的视角,了解九重葛的特性、栽培技巧以及品种的多样性。

从美丽的错误开始 胡益裕的九重葛之路

胡益裕毕业于嘉义农专园艺科,他的九重葛之路始于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他回忆道:“邻居把一棵有刺的九重葛送给我,因为我工作忙,摆着没管它,结果它居然活得很好。慢慢地,我开始研究这种植物,发现它的生命力非常强,而且品种非常多。”

这一“美丽的错误”成为他专注九重葛栽培的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收集了大量品种,还开始探索如何透过嫁接与变异培育出更多令人惊艳的九重葛品种。

九重葛的基本特性

1. 形态特征

九重葛是一种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叶片呈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5至10公分。它的花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但在温暖的气候中几乎可以全年开花。真正的花朵其实很小,藏在大而鲜艳的苞片中,而这些色彩缤纷的苞片才是九重葛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胡益裕强调:“其实我们看到有颜色的是它的苞片,而真正的花是小小的管状花。正因为苞片的丰富色彩,九重葛在景观设计中非常受欢迎。”

2. 生长习性

九重葛喜欢高温、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排水性好的土壤更利于生长。它耐旱、耐热,非常适合在台湾的气候下生长。胡益裕提到:“这种植物越少照顾,反而越容易开花。它在干旱时会为了传宗接代而努力开花,因此‘虐待法’是一个刺激开花的好方法。”

九重葛的栽培秘诀 胡益裕的专业心得

1. 繁殖与嫁接技术

胡益裕指出,九重葛的繁殖方式以扦插为主,但嫁接技术则是提升观赏价值的关键。他表示:“嫁接时,我们需要考虑色调的搭配。例如,上层的苞片可以选择浅色,而下层选择深色,这样看起来层次更分明。”

他分享了一个特别的例子:“像冰淇淋品种九重葛,它的苞片颜色像融化的冰淇淋,是从斑叶植株变异而来的成果。我们通过嫁接让它的颜色与形态更加稳定,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2. 栽培管理与修剪技巧

在栽培管理方面,胡益裕认为,九重葛的管理应以“干湿交替”为主。他解释道:“如果水分太多,植物会长得枝叶繁茂,却不开花。我们通常让它干一段时间,再浇水和施肥,这样能有效促进开花。”

此外,修剪也是管理的重点。他指出:“九重葛的枝条需要适时修剪,尤其是徒长枝,这样不仅能保持整株的美观,还能刺激分枝,让花开得更多。”

九重葛品种的多样性与创新

1. 经典品种与土种

胡益裕的九重葛收藏始于传统的土种品种,这些品种以紫花为主,是九重葛最早在台湾的代表。他提到:“当初九重葛是由马偕博士带入台湾的,我们常见的兵营花其实就是土种。”

2. 变异品种与新品开发

胡益裕在变异品种的培育上投入了大量心力。他提到:“像金叶粉和斑叶美露这些品种,叶片与苞片的颜色非常特殊,都是通过嫁接与培育得到的成果。”

其中,他特别提到“巨龙粉”这个新品种:“巨龙粉是我们从杂交种子中培育出的品种,它的花型大、生命力强,甚至适合作为行道树栽培。我们希望透过这样的品种开发,让九重葛的应用更加广泛。”

九重葛在景观与文化中的应用

1. 景观设计中的九重葛

九重葛因其长期的花期与艳丽的色彩,成为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胡益裕在彰化花博中,以3米高的九重葛打造花墙,让游客误以为是樱花。他建议:“其实我们可以用九重葛取代樱花,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美化,不仅成本低,效果也非常好。”

2. 九重葛的文化意义与药用价值

九重葛被选为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市花,象征热情与活力。此外,它的花朵还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功能,可用于调理气血和治疗妇科疾病。

推广九重葛文化

作为一名九重葛达人,胡益裕不仅专注于栽培与品种改良,也积极推广九重葛的文化价值。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种植技巧,并鼓励园艺爱好者尝试繁殖与嫁接。他说:“九重葛不只是花,它象征着生命力与热情。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它的美,让它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还计划继续开发更多新品种,并将九重葛推向国际市场,让台湾的九重葛文化走得更远。

九重葛以其鲜艳的苞片与多样的品种成为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最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之一。在胡益裕的努力下,这种植物不仅在景观设计中大放异彩,更成为文化与生活的一部分。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来自九重葛的创新,让它的美丽在全球绽放。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